为什么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其中蕴含着哪些科学道理?( 二 )
式溢出,挥发到空气中了。
正是热胀冷缩的对流现象和随着温度升高,水中气体的排出现象,导致了烧水过程的响声。

文章插图
为什么响水不开?
溶解在水中的各种气体,在烧水时壶底的水温最开始升高,气体在水中遇热膨胀,就生出了许多泡泡,泡泡多了,但由于上面的水冷,阻止了泡泡的继续膨胀,在水压下这些泡泡没有达到离开壶底的升力,就会壶的底部形成一层气泡隔热层,将壶底的热度与上面的冷水隔开。
这样会导致壶底迅速过热,温度超过100℃。在这样的高温下,气泡就会突破上面冷水的束缚,膨胀变大,终于泡泡的张力无法抵御壶底加热的膨胀,就会胀破;泡泡胀裂后留下的空间会被上面冷水迅速补充,这些冷水突然接触到高于100℃过热环境,就会发生瞬间的沸腾汽化现象,但很快会被上层冷水扑灭。

文章插图
随之,壶底又会在原来破裂的泡泡处长出新的泡泡。烧水的过程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着。
泡泡爆破声和冷水补充壶底受热沸腾气化的呲呲声,就混合成了水没烧开时候的响声。当然我说的这些过程很长,其实在实际烧水中每一秒都有泡泡胀裂和冷水补充壶底,这样就形成了上下对流现象,冷水不断下沉,热水不断上升,一壶水就渐渐在对流中烧开了。
壶底的反应到了水快烧开时最激烈,因此那时候声音最响。
那么,为什么开水不响呢?
一是由于水开了,壶中水里含有的气体极少了,膨胀溢出的气体也极少了,且再也不积聚在壶底了,这种泡泡的爆裂声就没有了;二是壶底没有了气泡的隔离,也不会有冷水补充过热壶底被气化的呲呲声了。这样,水烧开后的响声当然就小了很多。
但沸腾的水并不是完全不响,只是响声小了些而已。如果这时热源没有关闭,下层的水依然在受热,而上层的水会迅速变冷,这样热胀冷缩的对流依然还会进行,没有了泡泡的阻隔,水一接触壶底就变热上升,因此对流还会加快。

文章插图
而且,这时候水中剩余的气体也还会溢出,只不过再也不会被冷水压在壶底了,而是在壶底受热迅速产生泡泡,就一直上升,随着上升水压的减小,泡泡越来越大,到了水面就破裂了。
这两种机制导致水烧开了,也还会响,只是较大的呲呲声变成了较低的噗噗声而已。所以开水不响也有些过,只是响声小了些而已。如果以比喻人生,启发我们即便有真本事也还是要发声,只是不要浮夸而已。有了真本事,说出来用出来才能对社会有益,否则有什么用呢?
【为什么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其中蕴含着哪些科学道理?】所以生活中许多小事看起来很简单,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还不少呢。各位怎么看呢?欢迎讨论,谢谢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