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提出的思路是“1+3+N”:“1”是指新基建 , 采用5G、北斗导航、云计算等打造新一代高性能高可靠的港口信息基础设施 。 “3”是指港口三个关键领域:生产自动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平台化 。 “N”是指在打造的数字孪生天津港的平台上 , 和港航供应链上下游伙伴一起 , 形成N多应用 , 建立良好生态体系 。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 , 包括规模、业务领域、当前发展的阶段、人员结构等多方面因素都要考虑 , 因此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无法套用现成模式 , 只能采取定制化的方式 。 ”杨杰敏说 。
以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为例 , 不仅中国没有先例 , 世界范围内也没有相关方案 , 一切必须自己摸索突破 。
“在新一代码头的核心系统过程中 , 研发团队闭关一年时间 , 解决了多项关键性难题 。 ”杨杰敏说 , 技术的创新突破是数字化过程中的首要难题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天津港在打造5G智慧港口过程中 , 相继攻克世界性智慧港口建设诸多难题 , 取得全国乃至全球多项第一:全球首个单体集装箱码头全堆场轨道桥自动化升级改造、全球最大规模无人驾驶电动集卡车队规模化运行、全球首台集装箱地面智能加解锁站投入使用……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实践突破后 , 天津港成为全球首个获批建设的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 。
干煤不见煤、干矿不见矿
码头不见人
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 , 一台台无人驾驶的新一代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平稳有序运行 。
“以往同等体量的码头大约需要900人到1200人 , 现在建成了一个自动化、智能化的码头 , 只需要不超过200人 。 ”杨杰敏说 , 通过数字化转型 ,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干煤不见煤、干矿不见矿、码头不见人 。
首先 , 港口用工结构彻底改变 。 传统的码头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 一线作业人员是港口的主力 。 现在 , 通过采用一系列数字化转型措施 , 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将成为港口的生产力 。 据测算 , 通过无人集卡 , 未来集卡司机的数量可减少90% , 大车司机配比可由以前的1:1变成1:6 , 港口实现由劳动密集型行业向科技密集型行业的转变 。
【天津港解锁智港之路】其次 , 实现进一步的降本增效 。 通过精细化管理 , 将进一步优化港口的资源分配 , 降低10%的整体运营成本;在不新建码头、泊位的情况下 , 进一步提升港口的运营能力 , 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港口降本增效 。
“十四五”期间 , 天津港要通过数字化转型的推动 , 真正实现港口生产方式一个根本性的变革 。 杨杰敏说 , 整个码头现场生产不靠人 , 主要靠自动化的设备 。 五年之后、十年之后 , 天津港会变成一个靠高科技支撑的港口、一个数字孪生的港口 。
本文作者——《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人员?尚前名、王井怀
?左右滑动下方图片?
了解更多【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最新动态
你的每一次“在看” , 我都看得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