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撞上“鬼故事”( 三 )
毕竟投资会议的举办场地在美国总部 , 马斯克相关回答是面向全球市场的 , 因此其发言与中国单一市场“特供车型”的推出也谈不上绝对矛盾 。
前不久 , 乘联会发布全球新能源车市格局报告指出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世界份额达到53% , 其中纯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份额更是高达61% , 可以说是绝对的最大市场 。
当下 , 特斯拉在国内的影响力正在不断下降 , 2021年下半年 , 特斯拉在中国纯电和油电混合汽车市场的份额约为7% , 低于上半年时的9% 。
与特斯拉的竞争来看 , 我们的本土势力十分聪明 , 相同的价格中提供更好的内饰、服务、科技 , 这就导致了Model 3和Model Y在25万以上的价位区间竞争力不断下滑 。
另一边 , 在20万以下平价区间 , 中国有着更为广阔的消费市场 , 足以提供巨量的现金流 , 这也与特斯拉的长期战略有着极高的契合性 。
*先生产豪华车赚取利润 , 再生产平价车(Model 3)去获取现金流规模 , 但在中国 , Model 3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价 , 因此特斯拉必须持续下探 。
我们知道 , 电动车的电池成本是相对固定的 , 往往车辆的价格越低 , 电池占总成本比率就会越高 。
基于此车辆的最终价格越是下探 , 对供应链把控的要求就越高 。
我们认为 , 宁德时代作为国内市场中最为强势的绝对巨头(市占率一打九) , 它几乎不可能成为Model Q的供应商 。
道理也很简单 , 产能本来就吃紧 , 大量的订单等着供应 , 宁德时代完全没有必要去为特斯拉降低成本 , 去专门开辟一条便宜且利润单薄的生产线 。
更宏观来看 , 高达55%的市占率本身就不可持续 , 无论是来自同行的压力 , 还是下游车企基于自身安全感的诉求 , 都不可能允许某家企业持续占据着绝对的话语权 。
在聊到反垄断时 , 任正非曾有过一段颇有趣味的话:“我才不反垄断 , 我左手打着微软的伞 , 右手打着思科的伞 , 你们卖高价 , 我只要卖低一点也能大把赚钱 。 我为什么一定要把伞拿掉 , 让太阳晒在我脑袋上 , 脑袋上流着汗 , 把地上的小草都滋润起来 , 小草用低价格和我竞争 , 打得我头破血流 。 ”

文章图片
图7/7
这段话中 , 恰恰反映出的是宁德时代当下的处境 。
也是因此 , 我们才对宁德时代的换电业务抱有着极大的希望与期许 。
除了上述微观和中观因素之外 , 宏观环境上 , 机构的大比例持股 , 将近一年的大涨 , 市场内部积蓄的板块轮动势能等 , 都在客观上为这番回调提供了心理依据 。
事实上 , 我们认为宁德时代在此之前的强势表现 , 核心价值在于相比于下游车企 , 电池供应商的身份率先给予了它一种强确定性 。
但随着行业进程的持续发展 , 上游的电池赛道也一定会先于车企遇到其行业特定的天花板 。
届时宁德时代的走势 , 就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二曲线的发展状况 。
要知道鬼故事它一定是假的 , 但鬼故事之所以能吓到人 , 是因为听众心中早已有了怀疑 。
而市场是情绪的投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