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实现多项5G应用突破,能否撑起“后5G时代”一片天?

冬奥会实现多项5G应用突破,能否撑起“后5G时代”一片天?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Unsplash

采访人员 | 彭新
【冬奥会实现多项5G应用突破,能否撑起“后5G时代”一片天?】大量5G新技术、应用在冬奥期间得到应用 , 后“5G时代”通信技术应用变化得到关注 。 近日 , Gartner研究副总裁刘轶接受界面新闻采访人员等采访时表示 , 冬奥会作为最高级的通信技术展示场和试验田 , 将对未来5G网络部署和应用方向起到推动作用 。
“你会发现 , 这一次冬奥会上我们的5G应用覆盖了最热门的几个行业 , 包括媒体、轨道交通 , 车联网、医疗、大型场馆及场地管理等 , 其中有一些实时转播、VR观赛等应用场景 , 充分体现了通信技术和产业的结合 。 ”刘轶表示 。
刘轶称 , 从产业角度而言 , 通信技术在冬奥的规模化应用 , 能给企业使用5G带来更多信心 。 在应用上 , 囊括4K超高清实时转播的“大视频”和数字孪生已经得到应用 , 有助于实现“元宇宙”远景的沉浸体验 。 更底层环节 , 包括人机协同、车联网技术 , 在前期应用落地较少 , 在冬奥会的成功应用则有一定标杆意义 。
“比如企业会问 , 5G到底能不能支持无人驾驶?(网络)到底可不可靠?5G如何和行业应用深度集成 , 例如高铁通信如何由GSM-R、LTE-R 如何向5G演进?这一次冬奥做了完美的展示 。 ”刘轶说 。
根据中国联通披露 , 作为冬奥会官方通信服务合作伙伴 , 本次冬奥会中国联通采用了“分布式大规模天线技术”“空频多维5G能力融合”“载波聚合”“全面的SA网络”“5G切片”“小区合并”“智能动态波束”“大上行”等通信技术 , 保证了整个冬奥期间的通信技术要求 。
在冬奥会上 , 全球首条实现5G全覆盖的高铁线路京张线 , 是5G领域的明星应用 , 其上设置5G超高清演播室 , 可实现在时速350公里高铁列车上的5G超高清演播 。 根据中国联通披露 , 京张全线5G网络采用NR3.5覆盖 , 全线共部署356个5G室外基站 , 其中北京段建设138个 , 河北段218个 。 高铁正常情况下5G基站站间距为500米 , 京张高铁为309米一站 , 创建高铁基站密度之最 。
“大家都小看了5G高铁 , 其实轨道交通通信是一个很复杂而且很昂贵的一个技术 , ”刘轶评价称 , 以京张铁路为例 , 其地形比较复杂 , 包括隧道和山体 , 又是在高铁的高速运动下 , 完全戳中通信应用的所有弱点 , 需要解决高速下的小区切换、信号穿透等难题 , 目前来看 , 5G高铁的实现和服务体验符合预期 。
冬奥会的5G高铁成功应用 , 将为铁路无线通信技术向下一代演进奠定重要实践基础 。 此前 , 中国铁路无线通信技术是GSM-R , 但其为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 主要承载语音业务和少量数据业务 , 数据速率较低 。 刘轶认为 , 随着国内在设计5G高铁的过程中 , 逐步解决各项出现的问题 , 便可以验证下一代铁路通信标准的可行性和大规模商用的一些方式 , 应用到今后的高铁通信网络建设中 。
值得注意的是 , 本次冬奥会 , 5G毫米波的应用将成为通信领域的重要关注点 。
目前 , 全球部署5G的频谱有两个选择:6GHz以下的中频段和高频段的毫米波 。 毫米波的频段波长在毫米级别 , 对应的频谱在30GHz到300GHz之间 , 一般把24GHz以上都叫做毫米波的频谱 。
5G毫米波具有多个突出优势 , 频率宽带容量大、易与波束赋形等通信技术结合 , 时延极低 , 这些优势有利于工业互联网、AR、VR、云游戏等行业的发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