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把门的八字( 四 )


虎口把门的八字

文章插图



虎口把门的八字

文章插图

②、矮裆走圈:
矮裆走圈是自学自然门的关键基本功,很容易被忽视,在一般人看来,它是十分不起眼的,但它又是非常重要的 。其动作是,先走内圈手(图5),
由上式左右变裆走内圈手法,即两手成环状自内圈出也,一步一手,顺逆成环习之 。矮裆下式,手为自然虎爪状,掌自内圈出,一步一手,眼平前方,意守丹田,呼吸自然,绕圈而行 。(切不可配合呼吸)先从百步开始,继而二百四百步,半小时一小时,如能每晨习至两小时以上,其功就有初步成绩了 。人或要问,这内围手功夫其功效是用于健身,还是施之于应敌呢?答曰,“皆可”!它的作用起码有三点,
人的衰老有这样的说法,“人老先由腿上见,背驼腰夸手杖怨” 。产生这种老年性病痛的原因,主要是骨质疏松和肌力下降,而矮挡内圈手走圈对下肢与躯干部的肌力有很大的刺激性,并加强了血液循环,保持了关节的灵活性 。由于姿势的低下,动作难度加速了心脏的搏动与呼吸次数,这样对心肺功能亦是很好的锻练,读者如能每晨随意练习数圈,必将有益身心健康,此其一 。
由于矮挡内圈手把“意、气、力”三方面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在连贯圆活的肢体运动中达到外动·内静,意气相随的境地,气沉而不浮,归于丹田,久久加功,精神与肢体都可获得最高的呼应,临敌格斗,一触即发,其产生的强大内劲猛不可挡,有如电力,倾刻之间,可置敌于寻丈之外,此其二 。
因虚浮之气已被练下去,歇尽了心中火性,眼光即可渐渐明亮,心胸开朗,日透金光,眼可不瞬,此后只一动手,目即圆起,炯炯有神 。俗话说:“眸子练得精,打人占上风”,可见练眼之重要了,此其三 。
当然,此式之功效,远不止此,而在各人自悟自明了 。
走完内圈手,继而变化手法,即鬼头手(图6) 。内圈手走完,即变鬼头手习之,是亦即推手也,先习阳手,后习阴手;阳手自手背出,阴手自手下出 。鬼头手是虎爪推出,有阴阳之分,阳手自手背推出,阴手自手掌推出 。
【虎口把门的八字】如此再续加踢腿式的练习,先贴后骈,到此就相当困难了,不是短时期能达到的 。
踮踢式,即以脚尖踢出也,亦由前式衔接而来 。
骈踢式,即以足之外侧横向踢出也 。至此式,基功拳法已终,凡习时,以推伸踢伸为度,意存丹田(脐下一寸,即注小腹可也),为则 。
踮行式,此式乃日后功成,可以足尖立起,如内圈手之走法也 。
外骈式,此下数式,乃本门打法中,用腿法御敌之式,即以前手拍开成侧步,以腿之外侧横向扁出也 。
藏踮式,此式亦与前式相同,乃直向踮出也 。
③子母球(图7):
此球为铁所制,分大小两只,故名子母球,在练好内圈手的基础上,进而可练此球,手法有,“抓、抛、斩、切、刺、刷、点、拿等 。早晚马档练习,切忌用笨力,求速效,缓缓从事,并不用药,《自然门练功均不用药)功到自成 。
④沙包、虎口棒(图8);
沙包用四层厚布作成,内装绿豆大铁沙,以习抓扣之劲 。
虎口棒长四寸六分,横圆直径为一寸九分,以此练习虎口劲,两手倒顺纠掐 。
此两功随时可以练习,如与人坐谈或看电视等,均可 。
⑤三角桩(图9),
以三根木桩埋成三角形,上缚麻绳,以两继打、挂扫、钩撒 。
6道桩
即行立坐卧不忘、随时随意地练习之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