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的“鬼故事”,怎么这么多?( 二 )


纵向来看 , 面临产业链话语权争夺的压力 。
随着2022年新能源补贴退坡30% , 终端售价也承压 , 小鹏、蔚来、比亚迪、上汽荣威等车企宣布涨价应对 , 涨价幅度从1000元~7000元不等 , 而部分车企暂时选择观望 。
此背景下 , 主机厂对高企的动力电池售价自然有想法 。
如若掌握了动力电池的话语权 , 则可降低销售成本 , 从而筑高商业壁垒、提升核心竞争力 , 这已成为行业的共识:当下 , 大众汽车、福特汽车、吉利汽车、上汽集团等纷纷当下合资或自建电池工厂 。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随着技术不断迭代 , 动力电池终将趋于成熟 , 掌握了这个核心 , 才不会被卡脖子 , 你看看燃油车第一梯队的车企 , 谁没有掌握发动机技术?”
据中信证券研究表示 , 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289GWh , 同比增长111% , 预计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增长至1380GWh 。
卧榻之侧 , 岂容他人鼾睡 。
拉长周期来看 , 宁德时代在产业链上如此强势 , 或并非常态 , 随着主机厂对动力电池的逐步染指 , 宁德时代的江湖地位也存在生变的底层逻辑 。
【宁德时代的“鬼故事”,怎么这么多?】横向来看 , 面临行业对标的压力 。
尽管宁德时代把持全球动力电池“一哥”位置五年之久 , 追赶者非但没有泄气 , 反而愈战愈勇 , 蜂巢能源、国轩高科、中航锂电、亿纬锂能、比克电池等纷纷加码 , 重金投入之下也动了宁德时代的“蛋糕” 。
譬如 , 据多家媒体报道 , 广汽乘用车从2019年起 , 陆续用中航锂电取代宁德时代 , 后者甚至退出了供应商名单 。
这其中 , 蜂巢能源的野心令宁德时代心中生危 。
蜂巢能源的2025年全球产能规划为600GWh , 这也恰好为宁德时代的战略目标;而战略目标重叠之外 , 蜂巢能源作为动力电池的后入者 , 技术起点较高 , 一上手就是叠片工艺、高镍路线的三元锂电池 , 相比之下没有历史产能的包袱 , 不乏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
如此一来 , 蜂巢能源也成为宁德时代的“眼中钉” 。
日前 , 宁德时代对蜂巢能源提起了诉讼 , 认为九位前宁德时代员工离职后分别加入无锡天宏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与保定亿新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为蜂巢能源提供服务 , 违法了《保密和竞业限制协议》 , 涉及不正当竞争 。
据爱企查显示 , 保定亿新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已注销 , 注销之前疑似实际控制人为杨红新 , 而杨红新为蜂巢能源首席执行官 。

宁德时代的“鬼故事”,怎么这么多?

文章图片
图3/4
图源:爱企查
LG新能源发出挑战令
实际上 , 宁德时代还有一个难以回避的挑战 , 那就是LG新能源 。
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 , 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 , 宁德时代以全球装机量96.7GWh、市场占有率32.6%的成绩位列第一 , 紧随其后的为LG新能源 , 全球装机量为60.2GWh、市场占有率为20.3% 。
眼下 , LG新能源正处于上市前夕 。
据外媒报道 , LG新能源计划融资108亿美元 , 散户认购金额高达956.2亿美元 , 创造韩国有史以来最大的IPO已毫无悬念 。
对此 , LG新能源首席执行官权英寿意气风发:“在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全球竞赛中 , LG新能源将很快击败中国竞争对手宁德时代 。 ”
“补血”之后 , LG新能源会有两个动作 。
一个为加码动力电池产能 , 规划到2025年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430GWh , 与宁德时代在全球市场对垒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