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的“鬼故事”,怎么这么多?


宁德时代的“鬼故事”,怎么这么多?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宁德时代 , 从来没有如此狼狈过
撰文/陈邓新编辑/李觐麟
来源:锌刻度
“宁王已擒 , 我军毋得纵杀 。 ”
公元1519年 , 王阳明与宁王朱宸濠在鄱阳湖对决 , 处于劣势的王阳明故意散播朱宸濠被擒的谣言攻心 , 令兵强马壮的朱宸濠阵营大乱 , 军心动摇之下终于一败涂地 , 上演了一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
500多年后 , 资本市场的“宁王”也遭“谣言”围攻 , 导致股价节节败退 。
所不同的是 , 宁德时代不是外强中干的朱宸濠 , 以报案回击谣言 , 并积极接待了高瓴资本、鸿商资本、腾讯投资、淡马锡、红杉资本等资本大佬的调研 。
辟谣之后 , 宁德时代股价反弹 , 但阴霾并未就此散去 。
实事求是来看 , 看空之声依然不绝于耳:主机厂要掌握价值链的利润流向 , 不会长期容忍受制于人;赛道玩家愈发内卷 , 市场从红海走向“血海”;宁德时代泡沫严重 , 出现了肉眼可见的价值背离……
一时间 , 宁德时代的“鬼故事”丛生 。
那么 , 到底是下跌催生了“鬼故事” , 还是“鬼故事”诱发了下跌?
“挺宁”与“倒宁”的攻心战
宁德时代 , 从来没有如此狼狈过 。
2021年12月3日创下692元的历史高点 , 到2022年2月14日创下485.06元的阶段性低点 , 跌幅高达29.90% , 而同期创业板指跌幅不过18.86% 。

宁德时代的“鬼故事”,怎么这么多?

文章图片
图2/4
外资卖出宁德时代
下跌过程中 , 谣言四起 。
譬如 , 一则谣言显示 , 宁德时代与特斯拉谈崩 , 改为采用比亚迪的电池 , 为20.4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刀片电池 。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这个谣言 , 最早应该出自某球 , 后来出口到国外 , 被外媒报道 , 再引入国内 , 兜兜转转后就传得有鼻子有眼了 。 ”
对此 , 宁德时代出离了愤怒:“近期 , 网络平台相继出现关于宁德时代被美国制裁、被剔除创业板权重指数、与特斯拉谈崩等一系列恶意谣言 , 引发市场误解曲解 , 影响企业声誉 。 ”
“宁王”一怒 , 还未血溅三尺 , “挺宁”与“倒宁”反而吵翻了天 。
“挺宁”派认为基本面未改变 , 只不过树大招风 。
知名大V“猫笔刀”指出:“反正A股就是这样 , 跌的多了鬼故事就来了 , 新韭菜特别容易被吓住 , 多经历几次就习惯了 。 宁德时代这一波下跌和这些谣言关系不大 , 主要是风格转向机构调仓所致 。 ”
这意味着 , 宁德时代长线投资的逻辑或未变 。
某公募基金公司执行董事刘旭凌告诉锌刻度:“锂电池在新能源行业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时代背景下 , 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资源 , 未来会形成锂矿之于石油、锂电池企业之于炼油企业 , 宁德时代已经领先竞争对手一个身位 , 自己不要乱 , 专注发展 , 业绩、订单才是攻击谣言最有力的武器 。 ”
“倒宁”派认为多因素共振 , 宁德时代还存在下跌空间 。
这其中 , 首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韦志超的观点最为醒目:“上涨逻辑已经受到挑战、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股价超涨 , 赛道高度拥挤 , 形成多杀多的负反馈 。 参考贵州茅台的走势 , 宁德时代短期可能并未见底 。 ”
宁德时代到底在焦虑什么?
“挺宁”与“倒宁”的争论 , 孰对孰错尚不得而知 , 但宁德时代面临两重压力 , 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