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部百科全书 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作文( 六 )


他们玩得真开心啊!
点评:习作用词准确,如“迫不及待”突出了小丽放风筝的急切心情 。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叙述了我们放风筝的过程,揭示了我们喜欢放风筝不仅非常有趣,还是一项有益身体的体育运动的主题 。
范文六:放风筝
星期天早上,天气晴朗,我带着弟弟和妹妹一起去郊外放风筝 。草地一望无边,满目青翠,蓝天上白云朵朵 。
放风筝的人真多!天空成了风筝的舞台,活泼可爱的小金鱼,勇猛高飞的老鹰,还有那长着无数只脚的大娱蚣……它们恰似顽皮的精灵,在同白云戏耍,拖着五颜六色的尾巴,就像仙女舞动的彩色绸带,美丽极了 。
看着天空中各式各样的风筝,我心里好生羡慕 。我对弟弟说:“咱们也来放吧 。”弟弟托起我的燕子风筝,我手持风筝线,抓牢线轴,一阵风吹来,我便飞快地向前跑,妹妹拿着她也的蝴蝶风筝跟着我也跑了起来 。春风姐姐伸出了无形的大手托着我的风筝飞上天空 。“风筝上天了!风筝上天了!”风筝驾着清风越飞越高,时而盘旋几圈,好像在炫耀它的美丽;时而又翻几个跟斗,好像在同小鸟做游戏;时而又往下一钻,但马上又调皮地飞了起来 。
一会儿,妹妹的蝴蝶风筝也飞起来了,看着风筝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我们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
总评:作者紧扣“看图画,写作文”的要求进行写作,认真观察,采用从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的观察方法,不仅写出自己看到的,还能恰当地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想到的,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
第三单元《习作3中华传统节日》
点拨: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深入的了解,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或节日中发生印象深刻的事儿,有趣的部分写具体,还可以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
范文1:春节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名族之花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名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 。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乡—江西也有着与这边不一样的过节风俗!
我们过节吃的年夜饭是用自家种的大米做的,饱满粒大 。我们还要吃饺子、汤圆,用意是团团圆圆;饺子里会放少许糖,用意是这一年的日子过得甜美;还有一种“长寿果”,大多是给老人吃的,是在饺子里放些花生,用意是健康长寿 。我们还把饺子和面条一起煮,饺子包的像元宝,名叫“金针穿元宝” 。
过年时我们还要贴对联、贴年画、拜祖先、敲锣打鼓……但最开心的还是我们这些晚辈了,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也表示了长辈们对晚辈新一年的祝福 。我们还要到亲戚家拜年,不过,我们要送礼物,都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 。临走时,主人便会取出自家大桔,意在互赠吉祥 。
一年又一年 。年就这样在传统的紧密急促程序中、在孩子们收到压岁钱的喜悦中、在人们吃年夜饭的快乐中渐行渐远 。这也明显地展示了中国文化风俗的魅力!
范文2: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这首儿歌说的就是过端午节的情景 。
端午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相传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投江自杀 。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投江日——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