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遭遇,使刘先生不仅明确了学术研究的范围、问题和目标,而且使这些学术问题拥有了一种无比强大的使命感作为支撑 。他认为,要扭转上述的不合理状态,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外国学者身上,而是要依靠我们自己的深入研究和不懈努力,不但要把包括中国文明和印度文明在内的东方文明写进我们的世界史教科书,赋予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还要写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历史,建立起自身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 。同时,他还认为,不仅治世界史的学者要承担起这个重大使命,而且治中国史的学者也应该努力把中国历史放入到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和发展过程当中去重新认识和定位,通过历史的比较研究,寻求世界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多样性和统一性 。
总之,正是在这样一种强烈的使命感的推动下,古代中国与世界成为刘先生学术研究的一个不变的主线和主题 。我们看到,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在刘先生以及白寿彝、林志纯、吴于廑等老一代历史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他早年面对的那些问题正在并且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和修正,而与此同步的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也正在步入世界强国之列 。

文章插图
刘家和先生
工具和门径
如果说兴趣和使命感是刘先生选择以学术研究作为自己一生志业的主要动力的话,那么掌握必要的工具和门径则是他能够得其门而入乃至最终登堂入室的重要条件 。实际上,对于任何一门高深的学问来说,都需要掌握一些必需的能力和门道,在中国传统学术中一直处于十分重要位置的史学研究更是如此 。应该说,刘先生不仅对这个问题很早就萌生了自觉的认识,而且把这些既得益于名师引领也来自自身领悟的对工具和门径的所得充分运用到自己后来的研究实践中,与兴趣和使命感相仿,对工具与门径的重视也成为他一个被完全内化的持续终身的习惯 。
说到工具,刘先生经常说的两句话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和“磨刀不误砍柴工” 。对于学术研究来说,他最重视的工具莫过于“文字学”(philology)和“哲学”(philosophy),也就是他简称的两个“philo”,戏称“两把刀” 。前者用于微观考证,可以帮助我们认字,以便真正读懂文本,后者长于宏观理论,可以培养我们逻辑推理和分析的能力,而这两者都是我们深入研读、正确理解和精准掌握历史文献的要义并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利器 。
值得注意的是,刘先生对这两件为学必备工具的自觉认识几乎同时出现在传统的中国学问和西方学术当中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他发现中西学术对“工具理性”的认识既存在惊人的相似或相通之处,又有很多微妙的差别或偏向 。对此,他指出,西学中的“文字学”和“哲学”大体上可以与中国传统学问中的“小学”和“经学”相对应 。应该说,刘先生对这两种工具的磨练不仅成为他终身痴迷的最大的业余爱好,而且还养成了在研究中自觉运用这两种工具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习惯,使这“两把刀”真正成为了他用于“庖丁解牛”的利刃 。
说到这“两把刀”的具体用途,刘先生在书中用了两个十分浅显的道理加以说明 。第一是只有掌握了这两种工具,才能帮我们真正读懂古今中外的书籍 。第二个用途就是提高效率 。刘先生常说,上天给我们每个人的绝对时间是平等的,但相对时间却可以有很大的差别,相对时间的多少,关键就在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效率呢?手中掌握有力的劳动工具就成为提升工作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他说,比如经常查字典,或者不厌其烦地查阅文本的出处和源流;再比如,读一个外文文献时找不同的语言文本对读,看起来都是很笨很慢的方法,会花去很多时间,但一旦养成了这个习惯,对关键字句理解透彻了,就会达到一劳永逸、事半功倍的效果,下次再遇到这些字词就不用反复查阅了,因此反而节省了更多的时间,于是“慢就是快”了 。
- 生活小妙招作文500字 生活小技巧500字以上
- 怎样化妆好看又简单初学者 新手化妆小技巧教程
- 实用生活小窍门大全视频 生活小技巧视频大全小学生版
- 夏日小常识 夏季瘦身养生小常识大全
- 科技活动周宣传资料 科技活动周宣传口号
- 科普手抄报小学生 小学生科普知识手抄报内容
- 科学小常识手抄报内容
- 小学生天文知识大全百科 生活百科知识大全 小学生
- 健康小常识每日一条图片 每天健康小知识图片
- 燃气灶火盖有几种尺寸 火灶风水尺寸大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