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看滴滴和Uber一较高下( 三 )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也明白,目前为止没有一家外企能在中国获得成功,黯然退场的谷歌、eBay,以及默默无闻的亚马逊都是前车之鉴 。但中国优步的不同点在于——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想把它变成一家完全本地化的公司,不仅拿中国人的钱,更要由中国人来管理,这和以前外企喜欢空降高管的做法完全不同 。
如果对比滴滴和优步的管理团队,你会发现:滴滴引进的高管大都名声在外,比如柳青,程维格局很大,有胸怀、有能力同时吸引和重用这么多的职场精英;优步的高管则大都从基层做起,比如南区总经理罗岗、中区总经理汪莹以及北区西区总经理张严琪 。
这似乎也说明了两家企业不同的管理理念 。当然,这与企业的规模和发展阶段有关 。滴滴目前有接近5000名员工,而中国优步只有300多人 。对于前者,流程、制度、体系的建立对于战略的执行至关重要,而后者,完全可以以创业公司的姿态草莽生长 。
总体而言,团队的维度难分高下,但至少可以看出两家公司的不同作风 。
综上所述,在产品、运营、资本、团队方面,滴滴和优步各有千秋 。目前来看,滴滴较为领先,但并未与优步拉开安全距离 。所以,滴滴和优步,老大和老二,它们竞争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出行可能是一个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大市场,值得滴滴和优步继续砸掉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金的资金 。而对专车司机、专车用户,乃至专车行业来说,任何一家企业形成垄断都不会是好事 。
好在这两家企业谁都没有绝对领先,并且永远不会选择合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