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在北京科学中心展出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 。
本报记者 刘 峣摄

文章插图
【有趣的科普小知识200字 科普小知识200字文章】小观众在中国科技馆阅读科普宣传册 。
本报记者 孙亚慧摄
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模拟操作空间站机械臂辅助航天员出舱、戴上VR眼镜与大熊猫亲密互动……近日,以“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为主题的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上演,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把高精尖的科技成果带到公众身边 。
从上天入海的大国重器到近在咫尺的衣食住行,科技的力量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全国科普日活动有哪些看点?记者探访了在中国科技馆和北京科学中心举行的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 。
中国科技馆:
戴上“眼镜”看大熊猫
戴上VR眼镜,眼前的熊猫母子正在森林里惬意玩耍,憨态可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景“游览”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新奇体验,成为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中国科技馆区人气最旺的项目之一 。
2021年10月,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今年,国家公园展区在中国科技馆首次亮相 。从热带雨林到温带针阔混交林,从武夷山到青藏高原,从东北虎豹到大熊猫、藏羚羊,字字行行记录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让许多观众在展板前流连 。
“滴……滴……滴……”由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学生在高能物理所科学家和本校教师指导下研制的“宇宙射线描迹仪”发出规律的声响,展示着宇宙线的轨迹,时刻捕捉着来自宇宙的信号 。近年来,一些小型宇宙线观测站走入校园、走到更多热爱探索浩渺苍穹的学生身旁 。2020年9月,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正式成立,这一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相关单位共同成立的组织,希望能通过面向学生做好科普,激发学生对基础研究产生兴趣 。
追逐宇宙之梦,探索星辰大海,鼓励孩子将奇思妙想化为科学梦想,正成为越来越多科普工作者的共识与目标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理事长张闯表示,展示大科学装置技术原理的模型走进校园,可以为更多学生提供参与前沿科学实验的机会,也可以提高科学认知水平与科学素养 。
在中国空间站展区前,来自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四年级学生吴奇正在操作模拟空间站核心舱上的机械臂 。他与小组另外3名成员花了7个多月的时间,才最终完成这一模型 。吴奇介绍,这台机械臂可以借助轨道上多个定位点实现连续供电,机械臂两端均可自由活动,能够提高动作角度和作业范围,模拟辅助航天员出舱 。机械臂向不同方向移动、调整作业位置的场景,让现场许多孩子看得入了迷 。
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的八尔湖,正在进行一场数字乡村的深刻转型 。中国联通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这里打造出“云网一体”“一个中台、五大乡村”“一屏两端”的数字乡村信息化体系,将数字孪生技术运用于乡村振兴 。展区前闪烁的屏幕上,一艘5G无人船正在湖面破浪驰骋 。跟着游船视角,八尔湖智慧金农、智慧安防、物联感应等数字乡村平台功能徐徐展开 。远方是群山含黛,近处是粼粼波光,科技让乡村更靓,让山水间的生活更美好 。
- 女人怎么养生最好 女人最好的养生方法
- 简单有趣的英语小知识 每天一个英语小知识
- 小苏打的副作用与危害性 小苏打能去污吗
- 河南农作物的熟制
- 河南的农作物有哪些
- 南方农村可以有哪些赚钱的养殖项目,这四个项目不能错过
- 三抗一号小麦的特征特性
- 新致富项目有哪些,紧跟时代的步伐
- 泰农33小麦的特征特性
- 石优20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