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青年如何自處 或是當代社交生活重要的一課( 二 )

  當代年輕人在公眾場合的主要矛盾已經變成 , 看到低素質行為的憤怒與社恐嚴重難以出言制止的矛盾 。 我的一位朋友 , 因為社恐嚴重 , 正在考慮要不要去做古籍修復的工作 。

  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里 , 對社交焦慮癥有幾個診斷 , 比如個體由于面對可能被他人審視的一種或多種社交情況時而產生顯著的害怕和焦慮;害怕自己的言行或呈現的焦慮癥狀會導致負性的評價;主動回避社交情況 , 或是帶著強烈的害怕或焦慮去忍受;這種害怕或焦慮與社交情況、社會文化環境所造成的實際威脅不相稱 , 通常持續至少6個月 , 引起有臨床意義的痛苦或社會功能的損害 。

  放心 , 當代青年的多數社恐都沒到病態的程度 。 頂著社恐的標簽 , 我們可以在微博上齜牙咧嘴地吐槽 , 在彈幕里“喪喪地”自嘲 , 屏蔽社交壓力和工作的不順 , 躲避半生不熟的人的巨大熱情和網絡生活里泛濫的信息 。 社恐是把大傘 , 擋風擋雨擋無味的寒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