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青年如何自處 或是當代社交生活重要的一課( 三 )
從猴子互相舔毛開始 , 社交就被認為是一種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技能 。 書店里最顯眼的位置擺著教你如何打造人脈、積極社交的成功學書籍 。 “孩子王”打小就受歡迎 , 職場上八面玲瓏的人總是爬得夠快 。 失去社交則被視為一種懲罰 。 據說 , 監獄里最嚴厲的管束就是把犯人單獨關起來 。
但泛濫的社交真的讓人厭煩 , 張口閉口社恐青年 , 雖不至于病態 , 但也叫出了真實而焦灼的精神困境 。
就說這一天的社交壓力有多大:一睜眼開機 , 新聞、八卦、工作群、聚會邀請、天氣預報紛紛涌來 , 時不時有人問一句 , “在嗎?幫我第一條朋友圈點個贊 。 ”到了公司 , 別人贊美領導時 , 社恐找不到貼切的語言;領導表揚你時 , 社恐手足無措 , 不知怎么回答 。 同事口中的明槍暗箭 , 也沒那躲閃騰挪的身段 。 走大街上 , 那種敲開陌生人車窗問這車啥配置的“自來熟”行為 , 對社恐來說無異于自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