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20日报道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2月18日发表题为《新实验证实鱼类也有自我意识》的文章 , 全文摘编如下:
如果不是因为有一个科学家团队持之以恒地研究这个主题 , 那么人们可能会对这个结论嗤之以鼻 。
三年前 , 一群日本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个让人惊讶且不同寻常的研究结果:一些专门清理其他海洋生物身上寄生虫和死皮的裂唇鱼通过了用镜子进行自我识别的测试 。
这项测试的内容是 , 在裂唇鱼身体的某个部位——通常是喉咙区域做一个只能在镜子反射中间接看到的棕色标记 。 在进行实验的四条(这个数字与用其他动物进行研究的数字相似)裂唇鱼中 , 三条在游向镜子后触摸或刮擦了标记 , 从而证实了鱼的自我识别能力 。
尽管有这一发现 , 但该研究仍因几个原因受到批评 ,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是在小鱼身上完成的实验 , 它们是最原始的小脑脊椎动物 。
“因此 , 方法上可能存在错误 。 ”大阪市立大学研究生院理学研究系教授幸田正典承认说 。 现在 , 这位专家在同一期刊上发表一项新研究 , 提供的新证据驳斥了所有批评并坚定支持他的第一个研究结论 。
【新实验证明:鱼类也有“自我意识”】现在 , 新的研究表明 , 很多其他鱼类或许也可以通过表明它们具有自我意识的镜子测试 , 这是大家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一点 。
日本科学家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动物行为研究所和瑞士纳沙泰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合作 。 他们强调说 , 这项研究“不仅是动物认知研究的进步 , 也是认为人类才有自我意识的心理学研究的进步” 。
为了检验他们的结果 , 专家将样本量增加到18条裂唇鱼 , 结果其中17条(也即94%)裂唇鱼表现出与之前研究相同的行为 。
在第一项研究中 , 科学家们在鱼身上做了一个棕色标记 , 它看起来像一种小型寄生虫 , 这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 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 , 是因为从猴子、猪、狗和羊等进行了类似研究但未能通过镜子测试的动物实验结果来看 , 最好的实验标志是在自然环境中不会引起它们害怕的标志 。
但是鱼怎么会知道镜子里出现的是自己而不是其他动物呢?
动物看自己的影像会经历三种状态:首先它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因为它可能将镜子中的图像视为另一种动物;然后它表现出不自然但非攻击性的行为——因为它确认镜子中的影像不是另一种动物 , 最后它停止攻击 , 反复注视着自己的身体 。
最后一个状态说明可能产生了自我识别 , 因为鱼可能看到标记并尝试抓挠它 。 这种行为发生在对裂唇鱼的第一次实验研究中 , 但问题是如果移动镜子 , 裂唇鱼是否会再次出现攻击性 。
为了测试这一点 , 该团队将裂唇鱼转移到一侧有镜子的水箱中 , 三天后又将它们转移到另一侧有镜子的水箱中 。 在任何水箱中 , 鱼儿都没有表现出对自己形象的攻击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