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买房和装修经历

商品房
我家的房子是2010年买的 , 记得当时房子买的是单价是4780元/每平方 , 建筑面积130.8平方(不含赠送面积) , 可喜的是赠送面积大约有18个平方 , 现在估计已经找不到赠送面积能达到十几个平方的商品房了 , 那时候的房价我以为是到了房价的天花板 , 现在回过头看房价只是到墙裙的高度 。
我08年从广州一所大专院校毕业 , 学的专业是工程造价 , 毕业后就找到了当地一家工程造价事务所实习工作 , 由于刚毕业不久 , 买房子的时候家里支持了十二万多的首付款 , 当时没多大压力 , 因为是父母帮掏的钱 , 但心里面还是感激 。
去看房的时候 , 那个商品房楼盘还没封顶 , 仍在建设中 。 清晰地记得 , 展示面刚出来那天下着雨 , 我妈从老家赶了过来 , 约了好多次销售小姐姐去看样板房 , 有时候一看就是大半天, 看了几次我们感觉比较满意了 , 于是就跟售楼小姐提出购买意向 , 当时他们办理贷款业务有公积金贷款 , 有商业性贷款 , 结果那个楼盘只允许我商业贷款 , 后面就办理了商业贷款 。 公积金贷款跟商业贷款的区别就是公积金贷款利息要比商业贷款利息低很多 。
以致后来觉得 , 后悔当时不挑选一家能支持公积金贷款的房地产楼盘 。 虽然后面的手续都很办理得很快 , 在商品房购房合同上签字、律师给的担保函签字画押后付了首付钱 。 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就买了一套房子 , 在那时候来讲刚毕业出来就买一套房子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 现在看来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 呵呵 。
房子是2010年10月份开始装修的 , 当时找到一个刚帮我同事家装修完的施工游击队 , 因为找之前也是到我同事刚装修完的家参观了下 , 家里人觉得都不错 , 于是就答应让他们来做 , 说是施工队 , 其实就是一对夫妻和他们的一个老乡搭档 , 夫妻中男的就是工头角色 , 女的负责贴砖做泥水、装修这块 , 当然她老公也是主打负责装修施工的 , 另外一个老乡负责水电工程 , 当时手头没多少钱 , 装修费是从我妈那私房钱那支持一点 , 然后就是通过我每个月的工资和其他隐形收入组成 。 现在想想那段时间过得挺辛苦的 , 每个月省吃俭用 。 装修大概分了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就是施工班组进场 , 按我们家乡的习俗 , 第一天动工之前都会挑一个好日子进场 , 然后随便砌几块砖作为正式开始施工 。 至于为什么这样做 , 我也不是很清楚 。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 , 我跟家里人几乎每天会抽出一点时间去购买甲供材料 , 比如瓷砖、插座、开关、电线等材料 。
第二阶段是施工队进行装修部分和水电部分的施工阶段 , 因为我妈经常有在现场监督照看装修过程 , 还有一段小插曲 , 当时施工队上报给我们的清单中 , 墙面乳胶漆标明的是立邦乳胶漆 , 后来我妈电话跟我说施工单位买的是其他牌子的油漆 , 后面我立马要求施工班组整改 , 索性经过几番沟通之后 , 施工班组同意更换回合同清单指定的油漆品牌 。 整个施工阶段持续了一个多月 。
第三阶段就是验收阶段 , 验收阶段不可谓不重要 , 后来才发现每个带开关插座能通电 , 但附带开关起步了作用 , 还有就是卫生间新增加的隔墙垂直度不够 , 拿长尺做垂直测量居然偏差很大 , 因为当时已付全款给施工班组 , 他们也没回来帮我们进行整改 , 总结了一句话就是 , 我们缺少房子装修验收经验 。 3个多月后我的房子终于装修好了 , 其实这只是开始 , 后续还有很大家电电器、沙发、电视剧、洗衣机、冰箱、厨房三件套、衣柜、空调、热水器、床等等 , 一系列的装修操作都是基于人民币的功劳 , 统计了下房子买了六十多万 , 另外利息就有三四十万 , 配套设置买了十几万 , 总共花费一百多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