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成重要节点!“东数西算”工程是什么?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文件 , 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 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 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 至此 ,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 , “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
什么是“东数西算”?
“‘东数西算’中的‘数’ , 指的是数据 , ‘算’指的是算力 , 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孙伟介绍说 ,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 , 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 , 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 “要像‘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一样 , 充分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 , 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 , 优化资源配置 , 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 ”
算力 , 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 , 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 ,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 据介绍 , “东数西算”就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 , 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 , 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 , 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 简单地说 , 就是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 , 更好为数字化发展赋能 。
按照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布局 , 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将作为我国算力网络的骨干连接点 , 发展数据中心集群 , 开展数据中心与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之间的协同建设 , 并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支点 , 推动算力资源有序向西转移 , 促进解决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问题 。
每个算力枢纽内 , 都规划设立了1至2个数据中心集群 。 算力枢纽和集群的关系 , 类似于交通枢纽和客运车站 。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副主任徐彬说 , 数据中心集群将汇聚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 , 具体承接数据流量 。 集群将获得更好的政策支持、配套保障 , 同时在绿色节能、资源利用率、安全保障水平等方面也会有更严格的要求 。
围绕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 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别是张家口集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芜湖集群、韶关集群、天府集群、重庆集群、贵安集群、和林格尔集群、庆阳集群、中卫集群 。
为什么要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数据中心耗能较高 。 我国数据中心目前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 , 在土地、能源等资源紧张的形势下 , 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 。 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 , 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 , 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
孙伟说 , 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 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优化供需、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 , 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 , 实现算力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 , 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 , 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
“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 , 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 将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 。 ”孙伟说 , 通过算力设施由东向西布局 , 将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 , 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 , 延展东部发展空间 , 助力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 。
如何推进“东数西算”工程?
孙伟介绍说 , 我国将根据算力需求 , 促进数据中心由东向西梯次布局、统筹发展;推动实现“东数西算”循序渐进、快速迭代 。
“一些对于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 , 可率先向西部转移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 , 同时 , 受限于网络长距离传输造成的时延 , 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 , 一些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 , 比如工业互联网、灾害预警、远程医疗、人工智能推理等 , 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布局 , 枢纽内部要重点推动数据中心从一线城市向周边转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