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露露:从欧盟的事前规制路径看平台互联互通问题

【魏露露:从欧盟的事前规制路径看平台互联互通问题】为了促进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保障消费者权益与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联合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数字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于1月21日举办“平台互联互通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 信息与网络安全领域的技术专家与互联网治理领域的公共政策专家在会上展开直接交流对话 , 围绕互联互通的难点问题 , 从信息、法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不同视角和维度展开深度研讨 。
会上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魏露露从比较法的角度谈了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和《数字服务法案》相关内容 。 《数字市场法案》针对“超大型平台”明确了“守门人”概念 , 平台掌握了一个生态系统 , 掌握了其他商业主题接触用户的渠道 , 在欧盟委员会的草案中 , 平台被认为是“守门人” , 承担更加严格的监管合规义务 , 比如“禁止自我优待”等 , 如果对应到中国国内法 , 有点类似禁止“二选一” 。
欧盟对“守门人”的认定提出两个标准 , 一是质化标准 , 一是量化标准 。 质化标准包括对市场有重大的影响 , 比如像google、Facebook这样的超大型平台即属此类;以及为其他商业主体提供必要渠道 。 量化的标准是近三年营业额达到65亿欧元以上、市值在650亿欧元以上、月活用户达到4500万、或年活跃的商业用户达到1万以上 。
“从这个路径来看 , 虽然没有提到平台互联互通的问题 , 但对提供服务的商业模式进行监管 , 一定程度上会削弱超大平台可能的垄断地位 。 欧盟放弃了反垄断事后的规制的路径 , 要求“守门人”承担事前义务 ,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大型平台滥用垄断地位的行为发生 。 ”魏露露说 。
会议最后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书记蒋燕玲总结发言 , 她指出 , 本次会议集中研讨了关于平台互联互通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热点问题 , 针对这些问题 , 与会专家都交流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 分享了自己最新的思考和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 。 这次会议是第一次尝试在网络空间安全、法学和管理学等不同学科中 , 就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 , 为未来开展更深入的合作交流开了好头 。 她提出倡议 , 希望在未来能够得到各位专家持续的关注和支持 , 共同为我国数字经济与互联网治理相关的法律问题、管理学问题、技术问题能够贡献出大家的智慧 ,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库力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