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2021年以来 , 国内各大手机品牌陆续上新发售折叠屏手机 。 在备受关注的同时 , 折叠屏手机也受到诸多质疑 , 被认为定位尴尬 , 介于平板电脑和手机之间 。 折叠屏手机真的有市场吗?它的应用场景几何?
文章图片
荣耀首款折叠屏手机1月10日发布 。
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激增
国内华为市场份额最大
近日 ,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 2021年 , 全球折叠手机(包括翻盖和折叠外形)出货量飙升 , 总计高达710万部 , 相较2020年的190万部 , 增长了264.3% 。
报告还表示 , 预计到2025年 , 全球可折叠手机出货量将达到2760万部 。
具体来看 , 折叠屏手机在国内的表现如何?IDC的手机月度跟踪报告显示 , 2021年全年中国市场折叠屏产品规模约150万台 , 其中 , 华为折叠屏手机占据了近半数市场份额 , 高达49.3%;其次是三星 , 市场占比为 28.8%;小米份额为13.2% 。 值得注意的是 , OPPO尽管在2021年才推出首款折叠屏产品 , 但拿下了6.1%市场份额 , 远超联想、摩托罗拉等折叠屏老牌 , 其份额共为2.4% 。
IDC研究总监Nabila Popal 认为 , 虽然710万台的出货量并没有占据很大市场份额 , 但它们占据了高端(1000美元以上)安卓手机市场的三分之一 。 “因此 , 像5G一样 , 可折叠设备可能将成为高端安卓市场的标志性和预期功能 。 ”
不过 , 尽管出货量飙升 , 综合来看 , 2021年折叠屏产品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中占比仅约0.5% , 仍属小众产品 。 IDC分析师认为 , 折叠屏手机近期在国内手机市场备受关注可能有以下原因:
1.从产品形态的角度走出不同于苹果的差异化路线 , 是国产品牌挑战高端市场、树立高端品牌形象的主动探索 。一机难求
2.部分头部厂商主动推进折叠屏新品价格下探到八千元以内 , 更贴进主流高端产品的价位 。 同时 , 针对多款新品采取相对保守的供货策略 , 令市场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 导致潜在购买群体的关注度居高不下 。
3. 应用软件及相应使用场景的适配和开发 , 硬件产业链的日趋成熟化、规模化 , 带动了折叠屏产品的实用性、可靠性的快速提升 , 折叠屏产品除了其独特的社交、装饰属性外 , 也已经可以做到在部分使用场景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价值 。
折叠屏技术制约困境待破解
今年春晚 , 华为折叠屏手机出现在沈腾、沙溢等演员和现场的观众手中 , “折叠屏手机首度登上春晚”成为热门话题 。
但放眼日常生活 , “一机难求”是目前国内折叠屏手机的普遍现状 。 南都采访人员在电商平台看到 , 许多品牌的折叠屏手机处于缺货状态 , 如OPPO的折叠屏手机官方标配已经售罄 , 店铺预售7天后才发货 。
供不应求 , 各种“黄牛”也活跃起来 。 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 , 原价八千多的手机被炒至万元出售 , 甚至衍生出了代拍折叠屏手机的业务 。
文章图片
二手交易平台上的代拍业务
“一机难求”的背后 , 是需求旺盛还是营销假象?手机行业内人士向南都采访人员分析 , 目前市场的热度主要是厂商花钱炒出来的 , 而不是用户端的需求增长推动 。 作为一个新的还未普及的物种 , 应用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 。 此外 , 缺货的主要原因 , 首先是芯片供应还没完全缓解 , 其次 , 各品牌为了抢时间 , 在发布和批量上市之间也会有一个空档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