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 , 康芝药业披露公告称 , 公司子公司康大制药与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签署“横向科研项目研究合作协议” , 在前期注射用苏拉明钠获得了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科技攻关专项”资金扶持的基础上 , 对注射用苏拉明钠进行进一步的横向研发工作 。
本次研发的目的在于 , 考虑到当下新冠病毒株突变愈加频繁 , 注射用苏拉明钠具有同时抑制RdRp酶和嘌呤能受体的作用 , 据目前国外有研究苏拉明钠用于新冠后遗症等相关报道 , 公司决定继续开展其在抗新冠方面的研究 。 公司近期还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 , 注射用苏拉明钠可能是潜在的治疗新冠原始毒株及变异毒株感染的药物 。
这一公告披露后 , 康芝药业随即迎来市场关注 , 公司股价在2月15日至2月23日的合计7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超过70% , 期间还出现了三次20%的涨停 。 深交所也于2月21日向公司下发关注函 , 追问公司所称在研产品可能是潜在的治疗新冠原始毒株及变异毒株感染的药物的具体依据及权威性 , 并说明此次合作协议的具体内容 , 是否存在利用自愿性信息披露迎合市场热点炒作股价的情形 。
公司:在研药物对不同变异株仍有抑制活性
2月23日晚间 , 康芝药业回复关注函称 , 公司自2015年起 , 通过与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合作 , 研发注射用苏拉明钠治疗由肠道病毒EV-A71导致的儿童手足口病 , 并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自从2019年12月出现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病例后 , 康芝药业研发团队马上联想到 , 肠道病毒与冠状病毒同属单股正链RNA病毒 , 而注射用苏拉明钠的广谱抗病毒活性有可能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 。
2020年2月 , 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是国内最早从新冠肺炎病人中成功分离出SARS-CoV-2病毒株的研究单位之一 , 并迅速建立了在vero-E6细胞体系下的药物抑制活性检测系统 。 康芝药业迅速与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合作 , 对注射用苏拉明钠抗新冠病毒活性进行了测试 。
据公司公布的实验结果显示 , 在病毒感染滴度为MOI=0.1的条件下 , 注射用苏拉明钠能有效地抑制对SARS-CoV-2对vero-E6细胞的侵入 , 具有明显的剂量关系 , EC50值为25.2-57.7μM , 而且加药越早 , 抑制作用更明显;公司同时比较了武汉病毒所等其他研究机构的检测数据 。 在病毒感染滴度较注射用苏拉明钠试验降低一半的条件下 , 注射用苏拉明钠的抑制活性显著高于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里推荐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EC50 25.2-37.4 μM:109.5μM) , 并与文献记载的另一推荐抗病毒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相当(EC50 25.2-37.4μM:17μM) 。
康芝药业还援引美国JasonMcLellan教授实验室的研究结果称 , 应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和生物膜层干涉技术(BLI) , 发现注射用苏拉明钠能降低SARS-COV-2的S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RBD-SD1)与宿主细胞ACE2的结合程度 , 其抑制作用呈现初步的剂量相关性 。
另据不同国家的实验室相继证实 , 苏拉明钠能抑制SARS-COV-2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及其早期复制 。 英国TheFrancisCrick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 , 苏拉明钠能高效抑制SARS-CoV-2的Nsp13RNA解旋酶 , IC50值仅为0.74-1.6μM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的研究人员发现 , 苏拉明钠能高效抑制SARS-CoV-2的3CL蛋白酶 , 其IC50值仅为6.5μM 。 随后在不同国家实验室的类似研究也证实 , 拉明钠对SARS-CoV-2病毒3CL蛋白酶具有明确的抑制作用 。
基于以上证据 , 康芝药业表示 , 公司披露的相关信息是以世界上具有权威性的理论基础为依据 , 预测注射用苏拉明钠对不同SARS-CoV-2病毒变异株仍然有抑制活性 , 这也正是此次委托研究希望探究证实的内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