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招生是牵动职业教育改革的“牛鼻子”,是优化类型定位、畅通学生升学通道的关键 。自201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来,山东、江苏、江西、四川、重庆、福建、安徽等地已经对“职教高考”进行了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验 。
陈子季介绍,今年教育部将在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基础上,完善“职教高考”的顶层设计,更好地发挥“指挥棒”作用,重点做好三件事:
一是加强考试制度和标准建设,确保考试严谨有序、安全规范、公平公正 。二是优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结构比例和组织方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三是扩大职业本科、职业专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招录学生比例,使“职教高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特别是职业本科学校招生的主渠道 。推动建立省级统筹、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职教高考”制度,改善学生通过普通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中考分流压力和“教育焦虑”得到有效缓解,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培养模式基本形成 。
义务教育后实行“普职分流”非常必要
发布会上,教育部回应采访人员提问,表示义务教育后实行“普职分流”非常必要 。
陈子季表示,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基本做法和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十四五’时期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任 。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既可以满足不同禀赋和潜能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空间和通道 。同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所以坚持“普职分流”是非常必要的 。
“但我们也注意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高质量、普及化的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陈子季表示,教育部将积极推动各地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健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等因素,一方面,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应用型人才发展多样化需求,合理规划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 。另一方面,最根本的还是要把中职教育自身办好,提升自身的质量,在“普职融通”上下功夫 。
下一步,一是要提升中职办学条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办学条件短板,启动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双优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 。
二是要畅通升学渠道 。高质量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完善“职教高考”制度,扩大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计划,满足中职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 。
三是要优化办学定位,中等职业教育要按照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定位为学生提供升学、就业、“职普融通”等多种发展路径 。
“总的来讲,就是要通过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陈子季说 。
如何确保2025年本科职业教育规模将不低于10%?教育部五大举措促职教发展
发布会上,陈子季就“确保2025年本科职业教育的规模将不低于10%”和“保证职业教育质量”做出解答 。
据介绍,我国职业本科学校现有32所,在校生12.9万人,2021年招生4.1万人 。陈子季表示,为确保“到2025年规模不低于10%”的发展目标,我们需要多措并举 。加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力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