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目前全球各国都对智能制造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 。 德国提出用工业 4.0 来塑造德国制造业的未来 , 该体系也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 随着自动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 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代表 , 逐渐成为工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关注的热点 。 目前我国针对机器人行业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 , 正在鼓励突破核心技术 , 促进自主创新 , 加快国产化进程 , 为我国机器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 在 2021 年 12 月 4 日 BEYOND 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举办期间 , BEYOND 联合微软加速器举办了机器人论坛 。 论坛邀请到优艾智合创始人兼 CEO 张朝辉 , 杭州申昊科技副总经理熊俊杰 , 一造科技 CEO 韩力 , 针对工业型机器人相关话题进行更深入的圆桌探讨 。
张朝晖首先介绍自己以前在西安交大主要是研究移动机器人的定位和导航 , 所以他出来创业的时候更关注工业移动机器人 , 过去都是通过磁条导航或者二维码导航的方式去做移动机器人 , 他看到未来整个智能制造的发展过程中 , 离散制造将会逐渐的变成一个主流 , 例如手机、iPad、耳机迭代速度比较快 , 变成了一个功能岛和功能岛之间的连接 , 功能岛之间的连接是一种离散的状况 , 磁条导航的方式不能适配快速变化的产线 , 所以就想要用激光导航这种真正的无轨的方式来帮助产线之间连接 。 事实上也看到了一些效果 , 也看到可以用技术的方式来解决原来离散制造转型的问题 。
【技术突破,潜在应用场景,未来挑战与趋势】韩力介绍自己是从事建筑业机器人行业 , 建筑业和其他工业品有很大的区别 。 在技术拓展之余 , 还有艺术方面的要求 。 “我们走出会场可以看到 , 每一栋房子都是不一样的 , 他采用的工艺 , 采用的材料 , 难点都是有区别的 。 这个是整个行业和别的品类的非常大的区别点 。 ” 一造科技把先进的 3D 打印的技术 , 机器人辅助加工的技术引入到建筑行业里面 , 拓展整个行业的可能性 。 人不可能最后变成是一个均制的个体 , 而是一个更多样性的个体 。 这样多样性的创造其实不能由机器去泯灭 , 而是应该由机器去激发 。
熊俊杰表示 , 根据不同场景的不同要求 , 要让不同的机器人去适应这些诉求 。 “我们的机器人在变电站室外巡检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经常会丢定位 , 因为植被环境不一样了 , 冬天建的图 , 春天来了草树长起来了 , 依据完全不一样了 , 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机器人可以让人从手里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 针对具体的应用环境 , 思考机器人可以定制的部分 , 更好的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 , 这也是我们逐步探索的过程中衍生出来不一样的系列产品 , 我们把自己定义为是一个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去解决巡检监测问题的公司 , 而不是单纯的一个机器人 。 ”
韩力表示 , 建筑机器人是这两年开始兴起的 , 大家都在从不同的视角介入到如何为建筑行业创造新的价值点 。 一方面是从机器替人 , 很多老的工艺现在正在用机器人进行更替 。 无论是建筑行业人力资源的短缺 , 还是恶劣环境下人力所不可及的地方 , 都会有机器人的需求 。 同时也会有新材料、新工艺、新做法 , 增强原有的工艺 , 尤其从明年开始可能随着碳达峰要求的具体政策落位 , 一些老的工艺会从行业里面消失 , 现在的建筑机器人行业可能有风险的一个点 , 很多人投入做一些可能在未来会完全消失掉工艺 , 比如钢筋混凝土的浇筑 , 他是碳值极高的一个工艺 , 可能在未来他就是要被钢结构、木结构替代 。 在这样的一个趋势基础上 , 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的机会点 , 但是也要有警醒意识 , 建筑业的产业规模太大了 , 在这里面任何一个错误的举动可能带来巨大的浪费和这个方向性的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