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开源 , 不仅是工程师精神 , 更是未来软件行业的重要模式 。
作者 | 韩鸿源 阿里云新金融 & 互联网事业部首席架构师
在程序员圈里 , 有一句戏言称全球知名的代码托管平台 GitHub 是全球最大的男性交友社区 。 玩笑归玩笑 , GitHub 年度报告显示 , 无论是贡献者数量还是代码贡献量 , 来自中国的开发者都是排在第二 。
2020 年 , 阿里巴巴开源技术委员会负责人、Caffe 之父贾扬清曾经在一封致谢开源软件从业者的公开信中表示「社区是开源协作精神与创新的摇篮」 。
诚如其言 , 早在上世纪 80、90 年代 PC 开始逐渐普及之时 , 一批著名的软件从业者和程序员大牛就程序员的「自由精神」注入到开源软件之中 。
文章图片
埃里克·雷蒙德《大教堂与集市》|willpatrick.co.uk
1997 年 5 月埃里克·雷蒙德 (Eric S. Raymond) 发表了被誉为「开源圣经」的《大教堂与集市》 , 开源运动从此有了自己的独立宣言 。 经过几十年发展 , 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加入到开源中 , 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开源模式已成为全球软件技术和产业创新的主导力量之一 。
在当下这个云计算时代 , 开源覆盖了软件开发的全域场景 。 开源不仅代表了共享共建的自由精神 , 更已经成为企业无法回避的下一个发展目标 。 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龙头企业 , 早已经开始布局开源软件并且获得相当大的成功 。
阿里云智能新金融&互联网事业部首席架构师韩鸿源 , 撰文详细阐述开源软件演进过程 , 分析常见的开源误区 , 讨论为什么企业需要开源软件 , 以及如何将开源与业务模式和云相结合 。
01
何谓「开源」
20 世纪 70 年代 Unix 诞生之前 , 由于软件不具备通用性 , 而且软件只是软件开发项目 , 交付项目的同时交付源代码也是常规做法 。
随着 Unix 的诞生并且主要以 C 语言实现 , 开放的通用操作系统成为可能 。 Unix 早期 , 由于其拥有者 AT&T 回避进入软件行业的特殊态度 (原因是主营电信业务正在严厉的反垄断高压之下 , 不愿意添加额外的麻烦) , 以源代码形式提供并且不提供后续技术支持 , 允许用户在自己的环境中修正问题和移植到新的硬件平台 。
这得到授权的高校、政府和一些商业机构为后续 Unix 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 也为后来的纷争和分裂埋下了种子 。
80 年代大批软件公司涌现 , 如 Microsoft、SAP、Oracle、Adobe 等 。 软件的交付形态逐渐变成了只提供运行态程序而不再提供源代码 , 除了销售软件之外 , 还提供收费的技术支持服务 。 时至今日 , 客户使用软件的方式没有本质变化 。
在服务器领域 , Unix 阵营发源于 AT&T 分发的早期代码 , SUN、HP、DEC、IBM 等基于不同的硬件架构发展了各自的 Unix 系统 。 通用与兼容的需求催生了后续的 POSIX 等统一标准 , 但是 Unix 的授权与法律条文的模糊性以及后续持有者的态度和野心等导致了大量问题 。
各种源自 Unix 的系统分别改成了各家自己品牌分别发展 , 与 Unix 主干间也缺乏统一的协调 。 这种分裂给了 WindowsNT 巨大的商业机会 , 发展成了今天的 Windows Server 系列操作系统 。
80 年代另外一个重要事件是自由软件基金会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 简称 FSF) 的成立 , 在学术与科研机构中 , 「黑客精神」始终是很多人的追求 , 对软件极致自由追求的基础是拥有对源代码的修改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