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卡谁脖子?俄乌冲突升级,全球芯片拉响警报!( 二 )


而各国的芯片制造 , 一刻也不能停摆 。
很明显 , 鉴于俄乌两地在半导体原材料供应链中的优越地位 , 这一轮制裁是双边互相制裁 , 不排除俄罗斯会以半导体材料断供作为反制 。
面对市场担忧 , 目前已经有多家芯片厂商做出回应 , 英特尔、SK海力士、三星等表示 , 因为材料来源多元化 , 芯片生产暂未受到影响;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 , 则拒绝在此时置评 。
这些芯片厂商们背靠的关键供应商 , 光刻机巨头ASML则声称 , 正在研究氖气的替代来源 , 也就是找备胎 。
然而 , 半导体材料的供货验证周期 , 至少在半年以上 , 国际形势却是瞬息万变的 。 恐怕 , 供应链一旦被切断 , 芯片厂商们想要找到替代产品很难 。
这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困难 , 不仅要尝试挑战新的物理极限 , 还要寻求自己不得不依赖 , 却又难以获得的稀有物质 。
这些芯片制造商之所以暂未感受到直接影响 , 是因为提供半导体制造材料的公司 , 会从俄乌两国直接购买氖气和钯等原材料 。
而这些材料的供应 , 原本就很紧张 , 加之当下乌克兰当地经济形势糜烂 , 供应链虽然尚未完全切断 , 但供应大幅缩减、价格上涨等等 , 都是可以确定的 , 进而导致芯片价格上涨 。
参照2014年克里米亚战争前后 , 氖气价格上涨了600% , 一度涨超1000% 。
如今的的俄乌冲突规模 , 比之当年 , 有过之而无不及 , 氖气涨价的天花板究竟在哪 , 还不好预测 , 只是大概率比当年更严峻 。
虽然 , 各大芯片厂商都有自己的库存 , 短期尚能应付 。 但长期来看 , 如果俄国熊的怒火不能及时平息 ,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极有可能会因为缺少稀有气体供应 , 再次停滞不前 。
困扰世人许久的芯片荒 , 也势必加剧 。
任何供应受限情况 , 都很可能造成蝴蝶效应 , 导致影响无限被放大 。
事情发展最终究竟如何 , 只能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
03
国内市场如何
这次事件 , 对我们国内的稀有气体市场影响有多大?
国内的氖气价格 , 从去年10月份开始便蠢蠢欲动 , 从400元/立方米涨至1600元/立方米以上 。 2月22日至今 , 三天工夫涨幅就接近30% 。
谁卡谁脖子?俄乌冲突升级,全球芯片拉响警报!
文章图片

这个幅度可以说是很大了 , 后续大概也会持续上涨一些 。 但天花板在哪里 , 会不会发生一轮疯涨?
从历史数据来看 。
2014年-2015年 , 克里米亚战争前后 , 在地缘政治风险下 , 国内的的氖气市场曾迎来一波大幅上涨 。
谁卡谁脖子?俄乌冲突升级,全球芯片拉响警报!
文章图片

2014-2015年中国氖气市场价格走势 , 来源:Wind
彼时 , 因为局势紧张 , 乌克兰境内的工厂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 氖气世界性缺货 。 为了维持正常生产 , 各大半导体企业开始大量收购囤货 , 这些新增的氖气资源成为各方抢夺的焦点 。 再加之各种中间商、生产厂家、外企 , 乃至终端的大肆炒作 , 市场价格节节攀升 , 从450元/立方米一度涨至2.5万元/立方米的历史最高价 。
直到2015年8-12月 , 半导体存货基本完成 , 在极度高价位下 , 市场再难出现新的订单 , 氖气价格才一路下行 , 回归到1000元/立方米的水平 。
此后至今的几年中 , 随着中国对氙气、氪气、氖气等气体的产能不断释放 , 乌克兰出口的稀有气体产能占比 , 已经下滑许多 。
和俄罗斯一样 , 中国同样是全球钢铁大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