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县,千年古县,人文荟萃,拥有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现象 。长子理发名扬天下,也孕育出其独特的文化 。今天,让我们一起解读长子理发文化这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民谚流传:二月二,剃龙头
俗话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这句谚语应该怎样理解呢?
从历史崇拜上看,传统上,农历二月初二主要祭祀土地神,同时,民间也有“剃龙头”、祭祀、敬文昌神等习俗 。其中“剃龙头”习俗,或源于古人对龙图腾的崇拜,如古籍中所记载的古人断发文身以像龙子习俗 。从民间寓意上说,民间有习俗,正月剃头不吉利,所以很多人都是在春节前理一次发,然后一直等到二月初二才“理发去旧”,然后开始各自的工作 。因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故当日理发叫作“剃龙头”,这预示一年有好的开始 。从气候学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随着天气变暖,农事活动增加,农业需水量增加 。在我国民间,龙是主宰水运的神,正如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雨” 。从认识观念上说,在天气渐渐转暖、雨水开始增多的时节,人们希望通过敬龙祈福这一过程,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
在民间,二月初二流传着许多习俗,而最大、最有影响的是“剃龙头” 。不管是老人小孩,还是工农学商,这一天都会不约而同地去剪发、修容,让自己焕然一新,以求得一年的好运 。从一大早开始,理发店里就人来人往,顾客盈门,理发师们自然忙得不亦乐乎 。
产业发展:长子理发遍天下
若论理发剃头,在华北地区,名扬四海的便是长子剃头匠 。清朝初期,为了让汉族老百姓接受满族的习俗,朝廷下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因此,理发(民间称为“剃头”)业在民间逐渐兴起,长子也开始有了剃头匠 。他们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靠着精湛的技艺游走各地,把理发店开遍了海内外 。
养家谋生阶段:长子人从事理发业,源于养家糊口 。为了生存,一部分长子人不断学习理发技艺,靠着一技之长,组团外出创业,父子兄弟,南下北上,秉承晋商优良传统,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去创造价值、创造幸福 。清宣统年间,全县以理发技艺谋生的就达3000 多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子理发人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省内包含太原、大同、阳泉、榆次、临汾、运城等地,省外覆盖了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河南等等,长子理发人的足迹不仅仅遍布大半个中国,甚至还走出国门,中国的驻外使馆如波兰、南斯拉夫、非洲的博斯瓦纳等国也有长子理发人的身影 。2013 年3 月,长子县成功申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中国之最,成为拥有理发从业人员最多的县,称为中国美发之乡 。
创业致富阶段: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理发美容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全县目前有数万人靠“一把刀子”南下北上闯天下 。为做大做强“长子理发”的劳务品牌,长子县不断开展技术培训、全国连锁加盟,推进全县人民的就业与增收 。同时,“长子理发”还带动了美容护理、桑拿洗浴、康养保健、酒店餐饮、保姆家政等产业发展 。长子人外出从事理发的人数逐年增加,有的人打拼得还相当不错,当起了老板,理发店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甚至有了连锁店 。
文化传承:异彩纷呈传千古
长子理发在发展中,不仅产业得到发展壮大,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景 。
历史传说:关于长子理发的兴起,有一则民间故事 。相传,古时候长子县衙大照壁东边有一麻池,每当晨曦初露或夕阳西沉时,麻池里隐隐约约漂着许许多多的乌纱帽 。前来盗宝的人听说后,到现场一看,大惊失色,认为长子人了不得,要出三斗三升芝麻官 。盗宝人便随手往麻池里扔了一把剃头刀 。从此,长子人“官相”之风水被破坏,没有了当官的人,倒是多了拿剃头刀、挑剃头担子的剃头匠 。
- 海尔山海湾风水 海阳第9湾风水如何
- 宾阳县风水宝地 宾阳八带林场风水宝地在哪
- 福建省宁化张氏字辈 风水宝地图片大全宁化张氏
- 房顶养鸽子的风水好吗 房屋顶上可以养鸽子吗
- 上庄观峰嘉邸小区怎么样 上庄观峰嘉邸风水如何
- 红人风水 一线红人风水
- 九宫八卦风水 南宁风水传说
- 新买的棒球服脖子有点扎是质量不好吗
- 刷墙工资高吗 刷墙公司估值10亿
- 危机事件的特点具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