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2月17日 , 还是学校寒假期间 。 早上8时 ,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王章维教授准时出现在他的办公室 , 开始一天的工作 。
王章维今年32岁 , 主攻轻质高强钢的设计、制备和应用 , 目前正是项目攻关的关键时期 。 “我是一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 。 对于我来说 , 这正是我的奋斗阶段 , 现在科研条件又好 , 我没有理由不努力 。 ”
前辈引领 , 立志科研报国
王章维是湖南衡阳人 , 还在读高中时 , 喜欢关注国家大事的他就注意到了黄伯云院士 , 并被黄院士的科研故事深深打动 。
“最吸引我的 , 是黄伯云院士的报国赤子之心 。 1988年他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回国从事科研 , ‘苟利国家生死以 , 岂因祸福避趋之’ 。 他是值得尊敬的学者 , 也是我的榜样 。 ”
正是在黄伯云的感召下 , 成绩优异的王章维在高考时毫不犹豫地填报了中南大学粉末冶金专业 。 “我想离优秀的人更近些 , 将来也能成为跟他一样优秀的人 。 ”王章维说 。
大学四年 , 充实而快乐 。 数次参观粉末冶金研究院陈列室 , 看着前辈们的赫赫功绩 , 他学成报国的雄心愈益高涨;多次参加高规格学术讲座活动 , 更是给他指明了学术钻研方向 , 指引着他不断前行 。
毕业后 , 王章维以优异成绩赴国外继续深造 。 2020年 , 中南大学向他发出邀请 。 “没有片刻犹豫 , 我就选择回到母校工作 。 ”王章维说 , “我觉得所有的努力仿佛就是为了这一刻 , 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奋斗 。 ”
母校如家 , 全力科研攻关
“你有什么生活上的要求没有?”2020年底 , 来学校报到第一天 , 学校人事处工作人员这样问王章维 。
“我当时愣了一下 , 心里立刻觉得暖洋洋的 。 ”王章维说 , 没想到学校先不谈工作要求 , 最关心的首先是自己的生活 。
得知他是带着妻子和孩子过来 , 学校立刻给王章维安排了一套当天就能拎包入住的套房 。 同时 , 马上给他解决了妻子的工作问题、孩子的求学问题 。 “感觉回到了自己家一样 , 生活全不用操心 。 ”
入职手续一办好 , 王章维就迫不及待地进入了工作状态 。 “学校对我的科研工作需求可以说是有求必应 , 只要我需要 , 各个平台我都可以用 , 仪器设备也很先进 , 科研经费也很充足 , 感觉就是如鱼得水 。 ”
他主攻的轻质高强钢设计、制备和应用在国家多个重要领域均有需求 , 需要先从基础性研究入手 , 特别是在原子级别对材料进行探索并设计 。 “人们常说 , 做基础研究就是要坐得住‘冷板凳’ , 然而 , 学校对我的科研支持力度很大 , 我从没觉得自己坐的是‘冷板凳’、被冷落 。 ”
为了在科研方面尽快取得突破 , 他订购了一台专门符合自己科研需求的电子显微镜 。 “这是一笔不‘秀气’的花费 , 但学校一点也没有犹豫 , 我一申报就批下来了 , 经费随即拨付 。 这种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 , 更激励了我努力做好科研 , 争取早出成果 。 ”
良好的氛围让王章维的科研工作进展顺利 。 “目前 , 我已经在实验室制备出轻质高强钢产品 , 性能优于国外同级别市场产品 。 下一步 , 我将朝产品市场化的瓶颈技术继续发起攻关 , 争取早日实现市场化 , 为湖南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作出自己的贡献 。 ”王章维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