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古诗 赞风水的古诗词有哪些( 三 )


金堂八景之“白马涌泉”,此泉位于金堂县官仓镇刘家营村,靠近北河边的田地里!有泉眼七孔,终年涌泉不断,灌溉附近良田千万亩,关于此泉,民间尚有一传说,传说清康熙年间,天旱不雨,农田皲裂,民无饮水,禾稼不长,一刘姓老翁却常见一匹白马经常跑来偷吃庄稼,老农一时性起,某日伏于田间,伺马来,抽扁担猛力打去,白马负痛,嘶鸣巅跛而逃,翌日老农又至打马处,却蓦见有七个泉眼汩汩冒着清澈之泉水,方悟此七泉眼正是马之七窍!老农及时叫来村民,筑起堤坝,围成水塘,蓄水灌田,干旱贫瘠之处忽然变成了膏腴之地!从此四季瓜果飘香,年年五谷丰登,春秋时节,风和日丽,堤岸绿柳扰扰,磨坊水碾咿呀作歌,少男少女荡舟于内,老翁于僻静处垂纶钓鱼,好一派桃花源美景!清金堂县令谢维杰有《白马涌泉赋》云“白马遗踪何处寻,泉塘且喜对遥岑,源头活水含生意,镜里天光见道心,春满花堤云锦覆,秋高荻浦月勾沉,好随烟艇投竿去,一曲涟漪入醉吟”;
金堂八景之“云顶晴岚”,云顶山也名“紫云山”,唐明皇幸蜀,在成都武担山望见东方有山,紫云缭绕,问是何处,随从告知石城山,于是改为紫云山,寺名也因此名慈云寺 。其山山势挺拔,峭壁入云,如刀削斧砍,山上筑有石城,乃蜀中八柱之一,为宋元之际,宋军抗蒙的蜀中重要军事壁垒!此处“奇峰插汉,霞卷云飞,岚翠欲滴”,夏日骤雨初歇,红日斜照,岚气生于树林,初见如丝如缕,袅袅娜娜,轻缠树丫,继而聚丝成团,娉娉婷婷,蒙络树冠,接着越聚越多,连接一抹绕于山腰,云上受了日照,泛着红光,寺庙飞檐于密林挑出,琉璃于阳光下闪着金光,云间耕夫樵牧若隐若现,似仙如佛,尔后,云雾愈浓,人隐退了,树隐退了,庙隐退了,整座山皆隐于云雾之后,如仙去一般,倏忽幻变,让人似入仙境,清嘉庆年间,金堂知县谢维杰有诗赞曰“天半奇峰远俗埃,大云山似小蓬莱,烟鬟刚拥朝霞出,螺黛还衔夕照来,现出玲珑新洞府,争传金碧旧亭台,探幽如在山阴道,万壑千岩梦几回” 。另外,云顶山雪景也引人入胜,三九寒天,冻云酿雪,纷纷扬扬群峦尽白,银装素裹,琼楼玉宇,分外妖娆!
站在修缮新建的真多观之阶台上,直感觉到瑞气呈祥,楼台殿阁紫雾缭绕……
欣喜地看到今日之真多观流光溢彩、香火旺盛……
众多香客摩肩接踵、炉烟缭绕、红尘喧嚣、熙熙攘攘、纷繁往复……
天下黎民享受着安居乐业、载歌载舞、国泰民安的好日子 。
赏析:
一、神不离“道”,形不离“观”
真多观是一处历史悠久的道观,观内供奉的张天师便是创建正一道的祖师爷,其神便是道教文化,故该联始终不离“道”这一主线 。
作者萧沣先生自幼喜欢道教文化,经常去真多观玩耍,深受道教文化熏陶,喜道、学道、崇道,与道结下了不解之缘,此联萧沣先生听取各方意见与建议,九易其稿才完成定版,此联乃萧沣先生崇尚道教文化之力作 。
该联开篇即从老子传道授经开始,然后以“道”这个神,引出了几个与道结缘的仙人李脱、彭晓、张辅汉……接着,又以观(真多观)为中心,向四周发散,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这些都以“观”为中心,形不离“观”,从而引出了几位与“观”有瓜葛的帝王将相文人逸士……
二、用典精当、语言精炼、对仗工整、平仄合律
上联“方平採药、李脱烧丹、栾巴救火、范贤养性、彭晓明心”列举的这些神仙典故,与下联对应出场的“翼德题铭、明皇览胜、王勃寻幽、花蕊吟词、放翁咏竹”这些凡尘人杰在句式上可以说对仗工整、用语精炼、典出精当且平仄合律 。上联“人间共沐风调雨顺”与下联“天下咸歌国泰民安”更是精妙绝伦的对联……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