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人家,百花盛开,百鸟齐鸣 。春天里有一种鸟儿,它的叫声被普遍认为是“悦耳动听”,它也是唤醒春天的鸟儿,元代诗人杨载曾写它是“春来第一声” 。它曾在杜甫的草堂中啼鸣过,在王维辋川庄的树林里吟唱过,在韦应物滁州西涧的深树上鸣叫过——它就是黄鹂,也叫黄莺、仓庚 。《诗经·豳风·七月》有:“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

文章插图
黄鹂
在古代诗人笔下,杜鹃总是哀啼,黄鹂则叫声清脆婉转,带着一种清新、欢快之气,有它,春便有了声音,有了色彩,充满生机 。因此,黄鹂也成为诗词人笔下的常客 。
杜甫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也有《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韦应物《滁州西涧》中写“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有名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今天,再分享两首比较经典的黄鹂诗词 。一首出自唐代的柳宗元,他将黄鹂与思乡之情深深相系;一首出自宋代的晏殊,他将黄鹂作为最美春景中的代表,写得闲适动人 。

文章插图
黄鹂
《闻黄鹂》
唐·柳宗元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
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 。
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 。
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 。
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邪看细柳翥 。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 。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
柳宗元听到黄鹂声,将黄鹂看作是“乡禽”,因为这是家乡见过的鸟儿,所以在此处看到,既惊喜亲切,又勾起思乡之情 。
听到黄鹂的鸣叫声,打断自己的睡梦,眼前浮现起故乡的种种景色 。诗人以黄鹂声为引,牵着思绪游荡到千里之外的故里,那里有壮阔的山水,有无边无际的青青麦浪,有乡里乡亲闲话家短里长,有炊烟袅袅升起 。
而在广阔天际下,便有那自由自在、上下翻飞的黄鹂 。所以诗人流落在千里外的异乡时看到这飞在故乡天空下的鸟儿,心里也当是惊喜的 。
在诗的结尾他说,你这故乡的鸟儿为什么也来到这里啊?你快调转翅膀往回飞吧,你爱吃的西林桑葚马上就要成熟了!诗将黄鹂与家乡深深系在一起,写得真挚动人 。诗人的心仿佛也随着这黄鹂鸟翻飞的双翼,回到了乡里 。

文章插图
美丽黄鸟
再看晏殊笔下的黄鹂——
《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
晏殊此词题为春景,上片都在写春天里常见的景色,写得清新活泼,非常美好 。燕子飞来正值新社时节,梨花飞落后,池上碧苔点点,黄鹂偶尔鸣叫一两声,柳絮飘飞 。
下片则写少女们的欢快生活,巧笑,偶遇,以为是昨晚做了好梦,原来是斗草赢了,所以才有笑从脸颊生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也借黄鹂啼鸣将眼前这份春景写得“有声有色” 。

文章插图
美丽的黄鹂
除此,用“黄鹂”的诗句还有——
- 去皱紧致最厉害的眼霜
- 沈阳的画室都哪些比较好 沈阳哪个画室比较好
- 笔记本电脑的无线网卡
- 偶数是啥 偶数是什么数字
- 太湖石摆放禁忌
- 头发变黑的小妙招
- 醪糟有酒精吗
- 速卖通重复铺货的标准是什么?重复铺货被降权多久?
- ckna是仿ck吗
- 一百块钱的烟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