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数控机床铣头市场彻底告别“进口依赖”

【高端数控机床铣头市场彻底告别“进口依赖”】中国日报2月27日电(采访人员 赵磊)“没有金刚钻 , 别揽瓷器活” , 说的是工具和能力的重要性 。 现在“中国制造”已遍及世界 , 高歌猛进 。 这一切 , 都离不开高端数控机床 , 而其核心部件 ——铣头则充当着承揽高端产品制造“金刚钻”的角色 。
长期以来 , 我国高端数控机床铣头市场以进口为主 , 主要产品被西方老牌工业强国垄断 。 2022年立春之际 , 从中科伊贝格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该企业自主研制的“五轴联动双摆铣头”等系列产品不仅实现了国产化 , 而且年销量已占据国内半壁江山 , 彻底打破了我国高端数控机床铣头市场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 。
数控机床被称作是“工业母机” , 是制造大国重器的标配 。 其中 ,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因广泛应用于生产飞机、舰艇、医疗设备等关键零部件而备受关注 。 2020年以前 , 我国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以进口为主 , 而其核心部件“铣头”市场则被德国、意大利两家企业分割 。 有人惊呼:中国的战斗机、军舰只能靠西方的数控系统来建造 。
机床工业核心功能部件 , 排在第一的就是五轴联动双摆铣头 , 是加工复杂零件的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从这种意义上讲 , 双摆铣头就是打造高端制造、复杂构件、核心构件的“金刚钻” 。 而这个“金刚钻”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 因为它事关国家安全和高端产业发展 。
高端数控机床铣头涉及机械、电气、液压、测量等多个学科 , 而五轴联动双摆铣头由100—200多个机械加工件构成 , 堪称铣头行业“公鸡中的战斗机” , 其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一直被欧洲老牌工业国家掌握 。
中科伊贝格从2003年开始自主研发消隙齿轮箱 , 历年6年“卧薪尝胆” , 终于在2009年推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款机械消隙五轴联动铣头 , 标志着伊贝格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 。
据中科伊贝格负责人邵传伟介绍 , 作为铣头行业的“后浪” , 中科伊贝格短短十几年时间 , 就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 其中的“秘诀” , 就是这家企业从上到下对技术深度和广度的不断积累和创新、覆盖用户各种需求的高性价比产品谱系、成熟稳定的产品性能和质量以及贴心的售后服务 。
中科伊贝格做过多年外国品牌的售后服务和维修 , 熟知进口机床的各个品牌、各个门类的铣头产品的优劣 , 对中国客户的需求也一清二楚 。 他们把两者融合起来 , 针对市场、产品、客户“痛点”设计生产 , 针对客户应用反馈不断迭代更新 , 最终形成自主可控的专利技术 。 截止目前 , 企业获得的授权专利为28项 , 正在申请等待授权的专利还有20多项 。 “为了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入铣头创业行业 , 许多经验性、效率性技术 , 我们并没有申请专利 , ” 邵传伟说 。
国外五轴联动铣头每个厂家通常只有三四个型号 , 而中科伊贝格则有10个系列产品 , 是全世界谱系最全的 。 他们不怕产品体量小 , 只要客户有需求 , 那怕只有一台订单 , 他们也要研发生产 。 经过十多年积累 , 他们成为铣头行业的“百宝箱”和“博物馆” 。 过去依靠进口 , 国内的机床厂一般需要几家供货商 , 才能满足自身需求 。 而现在伊贝格一家就可以全搞定 , 实现“一站式服务” 。
刚性 , 是五轴联动双摆铣头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 。 刚性越强 , 铣头施加于加工件表面的作用力越均衡 , 切削纹路越均匀 , 加工精度就越高 。 伊贝格的铣头刚性 , 来源于它特殊定制的高刚性轴承、液压刹车模式、多轴承支撑结构 , 并经过长达十年的不断尝试和改进 , 产品在7乘24小时严苛的加工环境中得到了淬炼 , 目前产品已经非常成熟稳定 , 赢得了客户的口碑 , 已广泛应用于覆盖铝、模具钢、不锈钢、钛合金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石墨等非金属加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