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微评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 , 3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大数据杀熟”、流量造假、沉迷诱导等饱受诟病的行为 , 将会受到精准打击 。 算法是数据时代形成的“玩法” , 但资本运作中产生的规则 , 本来就是趋利性激发出来的 , 很难自己从自发转向自觉 。 近年来人们在享受算法推送的便捷时 , 感受更深的是“困”于算法、“惑”于算法、暴露了个人隐私、失去了实际选择权 , 就是其趋利性的一种呈现 , 也是这次规定出台的动因 。 不让算法变成“算计” , 和规范每一种市场行为一样 , 必须依靠法治治理 。 现在规定出台 , 建立了一个规范框架 , 接下来还需南门立木 , 抓住一批典型案例 。 人们觉悟到“大数据杀熟”的存在 , 就源自浙江一位女士将某商旅平台告上法庭的案例 。 大众信法用法、平台知法守法 , 都要从案例开始 。 (作者:刘白)
【如何管住算法的算计?】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