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iPhone的下一个挑战者
文/郑大墩
文章图片
金三银四 , 又到了手机厂商发新机的时间 。
这些年来手机市场起起伏伏 , 但始终没有人能真正撼动iPhone的头部地位 。 去年第四季度 , iPhone创下国内最高市场份额的纪录:每卖出5部手机中 , 就有一部苹果手机 。
文章图片
权威咨询机构Counterpoint报告显示苹果2021Q4市占率高达21%
要知道这不只是高端机市场的数据 , 把千元机、中端机全算上 , 苹果依然卖的最好 。
另外 , 根据中国移动终端实验室发布的数据 , 高达76.3%的iPhone用户会保持品牌忠诚 。 而国产手机品牌除了OV两家 , 其余都不足五成 。
如果把手机市场比作一个班级 , 苹果就是那个品学兼优的“别人家孩子” 。
对标
iPhone很牛是事实 , 卖的贵也是事实 。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 4G、甚至5G普及的情况下 , 全球消费者对高端机型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 诸多国产手机品牌也向高端市场发起了进攻 , 但在iPhone的价格区间(800~999美元) , 除了芯片风波之前的华为有正面对抗的实力之外 , 其他品牌并未撼动过苹果的地位 。
的确 , 花大几千买手机 , 选来选去真就iPhone最顺眼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从iPhone第十代开始 , 鲜有颠覆式创新 。 iPhone也走上了挤牙膏式的“堆料”升级套路 。 此外 , 信号和快充始终是困扰iPhone用户的两大痛点 。 在信号方面 , 苹果用户一直在等一款能完美适配A系列芯片的成熟稳定的基带 , 直到iPhone13也未能完美解决;得益于iOS强大的电池管理算法 , 电池与续航方面在iPhone13 Pro Max上实现飞跃 , 但充电速度也是续航体验的一部分 , 在这方面一些标配闪充的国产高端机型就已经做得很好 。
如此看来苹果也并非不可超越 , 近年来国产手机品牌纷纷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 去年年底 , 雷军发布了“五年1000亿”的研发计划 , 公开表示“小米正式对标苹果 , 向苹果学习 , 一定要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一步一步超越苹果 。 ”
小米12系列是“小米正式对标苹果”所推出的第一部作品 。 除了拍照速度、性能、快充等微创新之外 ,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自研的智能动态刷新率技术 。 针对手机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不同的滑动速度 , 小米的屏幕刷新率可在1Hz至120Hz之间瞬时动态切换 。 这是安卓手机中第一款滑动变速屏 , 用来对标iPhone13系列的ProMotion技术 。
OPPO、vivo把对标重点放在iPhone传统强项——影像能力上 。 在拍照录像时 , 手机防抖的解决方案一般是OIS光学防抖 , 即用算法实现更稳定的拍照体验 。 OPPO旗舰机则在算法之外加了一个镜头防抖“外挂” , 把悬浮的镜头放进窄小机身中 。 vivo也很早就攻克了“微云台”技术 , 就摄像头硬件层面 , 无论是技术复杂度、模组体积控制、成本控制都同处在行业前沿 。 另外OPPO和vivo还分别与传奇影像厂商哈苏、蔡司达成了深度合作 , 这两家对影像方面的深耕是认真的 。
回顾2021年的手机市场 , 国产品牌都认识到技术创新对进军高端市场的重要性 , 单点突破找“长板” 。 虽然苹果的“短板”还在 , 但至今没有哪一款手机真正撼动了苹果的地位 。
与苹果的博弈 , 其实是和全球高端市场用户需求的对接 。 手机作为最强调综合性能的便携计算平台 , 对消费者而言最重要的是综合体验 。 想要挑战苹果 , 一定是一场持久的正面角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