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加工过程中,出现弹刀该怎么办?


金属加工过程中,出现弹刀该怎么办?


文章图片


金属加工过程中,出现弹刀该怎么办?


文章图片


金属加工过程中,出现弹刀该怎么办?


弹刀是刀具因受力过大而产生幅度相对较大的振动 。 弹刀造成的危害就是造成工件过切和损坏刀具 , 当刀径小且刀杆过长或受力过大都会产生弹刀的现象 。 在数控加工的过程中 , 经常会在转角位出现弹刀而导致过切的现象 。
如果我们采取合理的刀具和加工方法 , 可以将弹刀的机会大大降低 。 就像下图所示 , A图是刀具在加工较平坦位置时的状态 , 当加工到B位急停 , 准备反向加工时 , 因为惯性作用 , 刀具会发生变形 , 从而造成在B位较直身位处弹刀过切 。

刀具变形量的关系式:

由上面的公式中 , 我们可以看到 , 影响刀具变形的主要因素有三个:L - 装刀长度D - 刀具直径P - 刀具所受的作用力L - 装刀长度从公式上来看 , 刀具的变形量与装刀长度是3次方的关系 , 同样直径的刀具 , 当长刀增加一倍 , 其变形量将会增大3倍 。 在加工的时候 , 尽可能缩短装刀的长度 , 以减低出现弹刀的可能性 。 D - 刀具直径从公式上来看 , 刀具的变形量与刀具直径是4次方的关系 , 同样长度的刀具 , 当刀具直径减少一倍 , 它的变形量将会增大4倍 。 在加工时 , 条件允许的话 , 尽可能选择大直径刀具或采用加壮刀具来加工 , 以减低弹刀风险 。 (如下右图所示:A采用热索和锥颈刀 , B采用加壮刀柄的刀具来加工)

P - 刀具所受的作用力从公式上来看 , 刀具的变形量与其在加工中所受的作用力是正比关系 , 减少刀具所受的作用力则可减低弹刀的机会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减少加工中刀具所受的作用力 。 减少作用力分析:切削是一个剪切变形的过程 , 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强度(σ) , 要使材料分离 , 外来的强度必须大于材料本身强度 。 σ = F / Sσ : 材料的强度F:作用力S : 接触面积从上公式中可知 , 刀具受的作用力(F)与其与工件的接触面积(S)成正比关系 。 要减少刀具所受的作用力就要减少刀具与工件的接触面积 。 减少作用力例子1:

【金属加工过程中,出现弹刀该怎么办?】使用刀路转角功能或加大R位的方法来减少刀具在转角位的负荷 , 从而降低弹刀的机率 。 减少作用力例子2:在加工较深位置时 , 可采用较小的进给量和细R角的刀具 , 以减少加工中刀具所受的作用力 , 以减低弹刀的风险 。 下图是使用D50R6刀和D50R0.8刀在加工同样深度时与模料接触位的比较可知 , 采用细R角刀具加工深型工件比大R角刀具更能减少切削力 。 总结:

综合地运用影响刀具变形的三个有关因素(装刀长度、刀具直径、切削力) , 完全可以降低弹刀的机率 , 提高加工时间 , 以获得更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