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太空那么大 , 我想去看看
布局“空天” 聚“星”成链
合肥矢志打造“中国星城”
春暖花开 , 万物生辉 。 “空天信息” , 成为这个春天里合肥的高频热词 。
这边 , 中国22颗卫星“拼车”遨游太空 , 浩瀚星空多了颗“巢湖一号”;那边 , 深空探测实验室在合肥揭牌 , 探索人类航天的未来;最近 , 业内顶级专家大咖齐聚合肥 , 论道合肥如何迈向“星征途”……
对于这座城市来说 , 仰望星空 , 为的是追寻一个“太空那么大 , 我想去看看”的梦想 。 脚踏实地 , 才是抵达梦想的不二法则 。 当道道“星”光汇聚 , 合肥已开启“加速度” , 飞向“中国星城” 。
探索太空的合肥吸引力
2月27日11时06分 , 我国自主研制的“天仙星座”首发星——“巢湖一号”SAR卫星升空 。 作为国内首颗商业组网SAR遥感卫星 , “巢湖一号”卫星具备6小时应急成像能力 , 它的数据成像能力比“海丝一号”提升了近3倍 , 能覆盖我国90%以上的领土范围 。
太空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文章图片

2月27日11时06分 , 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2颗卫星发射升空 , 创造我国一箭多星新纪录 。 全媒体采访人员 张大岗 摄(本报资料图)
天仪研究院 , 是“巢湖一号”卫星平台的研制方 。 天仪研究院合肥分公司副总经理鲁万元解释道 , 卫星上天后 , 最宝贵的财产就是传输回来的数据 , 通过数据将能延伸出空天信息产业更多的应用场景 。
未来 , 近百颗轻小型、高性能SAR雷达卫星 , 将在太空中构成美丽的“天仙星座” 。 鲁万元说 , 天仪研究院的长三角总部基地选择了合肥 , 最重要的是建设测运控一体化数据中心 。 也就是说 , 对上天卫星的遥感指挥、数据的下载和传输、解密数据形成图像 , 都可以在这里完成 。
鲁万元打了个比方:这相当于将“天仙星座”的“大脑”放在了合肥 。 他说 , “空天信息是一个万亿级的大赛道 , 百舸争流 。 无论是发力空天信息产业的眼光和远见 , 还是政府引导产业投资模式的成功案例 , 对企业来说 , 合肥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 ”
【太空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巢湖一号”卫星 , 由中国电科38所、天仪研究院和中电博微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联合创新设计 , 未来还将联合国内商业卫星平台优势单位 , 加快“天仙星座”后续卫星的研制发射 , 形成星座组网能力 。
“这将带动合肥卫星制造、有效载荷、卫星发射、地面设备、运营服务、数据应用等产业链加速发展 , 助力合肥打造千亿级的空天产业生态 , 助力安徽省打造全国领先的空天信息产业新高地 , 推动我国新型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 ”中国电科38所相关人士表示 。
抢先机“落子”关键处
合肥“会客厅” , 先后迎来中科院院士、空天院院长吴一戎 , 航天宏图董事长王宇翔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副总经理何胜强 , 银河航天创始人徐鸣 , 共话合肥空天信息产业 。
密集会谈、接连“牵手” , 合肥空天信息产业链在接长变宽进程中 , 不断接入行业头部企业 。
太空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文章图片

“天仙星座”是由96颗轻小型、高性能SAR雷达卫星构成的卫星星座 , 部署在多个轨道面 。 (图片来源:中国电科38所)
草长莺飞的二月天 , 合肥空天信息产业一派生机盎然 。
数字地球是打通天上卫星资源与地上行业应用的承载平台 , 已成为数字经济的一个全新底座 , 也是空天信息最具市场价值的环节 。 中科星图作为空天院庞大的空天信息领域成果的产业化平台 , 是国内数字地球领域的先行者和领跑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