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只小狗嗨翻虚拟夜店,元宇宙蹦迪蹦出个未来?( 二 )


事实上 , 修勾夜店老板、用户和夜店受众并不重合 , 大量常客表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蹦过迪” , 但却在直播间找到了归属感和快乐 。 来自电子乐Rave的蹦迪这一亚文化 , 与Cheems柴犬表情包这一网络亚文化在线上碰撞 , 由此 , 在B站完成了一次亚文化的融合、破圈和再嬗变 。
修勾夜店可被视为互动式轻游戏直播的一种 , 继传统单向维度输出的娱乐直播日益同质化 , 用户逐渐审美疲劳后 , 充满沉浸感、群体参与感的互动式直播 , 或将成为直播行业的下一站 。
这一模式可以追溯到几年前 , 某程序员在国外直播网站Twitch上直播游戏《精灵宝可梦:红》 , 通过程序捕捉直播过程中的用户弹幕关键词 , 从而实现弹幕操作游戏 。 这场直播的在线人数最高达到了12万人 , 整个过程累计观看人数3600万 , 还一度获得了“最多人参与的单人网络游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 从《光环》、《绝地逃生》到高难度的魂系游戏 , 乃至《仙剑奇侠传》、《植物大战僵尸》等游戏 , 都曾成为互动直播操作的实验对象 。
曾获得科技区“年度十大程序员极客奖”的b站up主“林亦LYi”此前便曾尝试过弹幕操作赛车、《赛博朋克2077》以及挑战“万人玩原神” , 超过5000人参与 。 “5000人共用一个账号是什么体验”话题冲上热搜 , 阅读量近2亿次 。
互动式直播能够制造话题 , 刺激流量飙升 。 但需要警惕此类玩法是否有刻意引导氪金倾向 , 可能触及平台红线 , 直播游戏《召唤悟空》便是因诱导打赏而被抖音封禁 。
元宇宙蹦迪能不能蹦出个未来? 云蹦迪并非新生事物 , 早已有之 。 将时针拨回到2020年 , 疫情骤然冲击下 , 一批Livehouse、夜店因防疫要求不得不关停 , 选择转型线上打碟自救 。
摩登天空率先在B站推出“宅草莓不是音乐节”的线上音乐节 , 观看人数破百万 , 上海夜店TAXX直播打碟 , 打赏收入72.85万 。 次日 , One Third抖音直播蹦迪5小时 , 累计在线人数超过121.3万人 , 打赏收入超200万 。
但当时的“线上云蹦迪”浪潮 , 更像是线下暂停营业后 , 维系客源、减少损失的被迫无奈之举 , 互动性相对有限 , 夜店营收核心的酒水收入为零 , 同时也无法带来真实的现场蹦迪体验感 。
与之相比 , 当下在虚拟场域中 , 每个人均拥有虚拟身份、实时交互的虚拟夜店蹦迪 , 更接近于元宇宙蹦迪的雏形和本质定义 。 当前一般将元宇宙分为七大层次产业链、四大板块 , 虚拟夜店属于体验层、内容与应用板块 。 随着元宇宙成为2021年最热风口 , 热度持续至今 , 与元宇宙挂钩的虚拟音乐节、虚拟演唱会、虚拟蹦迪也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事物 。
2020年4月 , 美歌手Travis Scott用其虚拟人身份在游戏《堡垒之夜》里举办了一场名为“天文学”的直播演唱会 , 收获上亿次的观看 , 本人吸金2000万美元 , 并带动游戏移动端当月安装量、流水大涨 。 截至目前 , 虚拟演出服务商Wave为多位音乐人举办了50余场演出 , TME亦宣布与之合作 。 “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也举办了包括Lil Nas X、Zara Larsson等知名歌手在内的虚拟演唱会 。
无论是以A-Soul为代表的虚拟偶像演出 , 还是真实音乐人在游戏平台的虚拟化落地 , 都与游戏有着密切关系 , 因此也十分强调游戏性、娱乐互动性、沉浸式体验 。 “A妹” 爱莉安娜·格兰德在《堡垒之夜》里举办的演唱会 , 便是需要经历艰辛冒险 , 才能到达演出场地 。
通过实时动捕 , “云蹦迪”“虚拟演出”摆脱了时空身份限制 , 同时也使得舞台技术局限等得以消弭 , 表演者得以上天入地 , 而一群可能原本并非受众的人群 , 也打破“社恐” , 实现了一次集体共情和体验共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