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海的女儿( 二 )


她喜欢探索未知 。 2005年12月 , 中国大洋首次环球科考航次 , 她通过海底摄像首次在中印度洋脊3000多米深的洋底观察到成群的热液盲虾、白莲花一样的海葵 , 她被海底热火朝天的生命乐园彻底迷住了 。 2017年 , 在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 , 她乘坐蛟龙号下潜到洋底近距离观察到黑烟囱周围的“小精灵” 。
“我没觉得担任女首席有什么了不起 。 女性科研工作者应得到平等的机会 。 ”韩喜球说 。
“以保护爱护女性的名义而不让女性冲锋在前 , 这听起来很温暖 , 但却剥夺了女性平等参与的权利 。 ”她说 。
韩喜球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 , 1993年进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现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她和团队在国际海底区域发现了12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点) , 为新勘测发现的16个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 。
受疫情影响 , 韩喜球去年没出海 , 但仍然像出海科考一样的拼搏 。 经过18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 , 她组织国内6家高校和研究所同行成功申请到一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 在今后的5年里她将带领团队围绕海底热液成矿系统开展海洋地质学和微生物学及生态环境科学的交叉融合研究 。 这项研究对于深海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的勘探和未来开发及深海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
“我像热爱母亲一样热爱地球 , 我研究地球的脾气 , 研究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韩喜球说 。
今年新年 , 韩喜球在办公室门口贴上了一副对联:登山观锦绣 , 潜海探深幽 。 横批:喜欢地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