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识别电动自行车,1500部公租房电梯装上阻梯系统

“电动车禁止进入电梯 , 请您配合!”燕保·高米店家园公租房的一名物业工作人员演示将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的时候 , 电梯间响起了禁止进入电动车的提示 。 电梯能够“聪明地”发现电动自行车 , 多亏了电动自行车阻梯系统 。 采访人员近日从市保障房中心获悉 , 在其所持有的百余个公租房项目中 , 针对高层建筑的近1500部电梯设备 , 均已加装电动自行车阻梯系统 。

电梯AI识别电动车、电瓶
市保障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 电梯之所以能这么“聪明” , 是因为该系统能够通过电梯内的录像设备 , 发现是否有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 。 长了“眼睛”的系统 , 加上AI智能识别功能 , 任何一辆电动车、一只电瓶都逃不过阻梯系统 。
采访人员看到 , 当阻梯系统识别到电动车发出警报后 , 电梯门会同时启动响应 , 无法关闭 , 电梯随之暂时停止运行 。 这时 , 直到电动自行车退出后 , 电梯才能恢复正常使用 。
“从源头杜绝电动自行车上楼 , 进而避免出现室内充电起火情况发生 。 ”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 , 这是用“堵”的方式杜绝电动车上楼给公租房带来的安全隐患 。
“自从小区里的电梯有了阻梯系统 , 再也没见过有邻居通过电梯把电动自行车推上门充电 , 这样我们自己住着也安心多了 。 ”居民们纷纷点赞小区电梯的新功能 。

公租房增设地面充电桩
除了安装阻梯系统外 , 燕保·高米店家园公租房的居民们很快发现 , 社区的空地上陆续安装了大量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 只要扫一扫二维码 , 支付一定电费 , 就可以在楼下给电动自行车充电 。
“在楼下充电挺方便的 , 大家也都安全 。 ”燕保·高米店家园公租房居民曹女士找到一个空闲的充电桩 , 边停车边说 , 她很赞成禁止电动自行车上楼的规定 , 现在楼下充电很方便 , 电价也不贵 , 同时也不用再担心火灾隐患问题 。
另一位来到充电桩前停车的居民补充道:“有些居民通过电梯将电动自行车运到楼上充电 , 除了安全隐患 , 上下楼时还会占用电梯空间 。 ”此外 , 有人还会拉出一根电线到楼下 , 不仅不安全 , 还极大的影响了社区环境 。
据介绍 , 为解决电动自行车楼下就地充电的问题 , 从2018年5月 , 燕保·高米店家园开始规划和解决电动自行车地面充电桩的问题 , 到现在 , 共建设地面充电桩160个 , 可同时为200辆电动自行车提供充电服务 。
燕保·京原家园是全市首个整建制公租房项目 , 居民入住后同样面临电动自行车上楼以及“飞线”充电的问题 。 从2018年开始 , 燕保·京原家陆续建设非机动车棚及配套充电设施 。 目前 , 燕保·京原家园社区内可容纳两轮非机动车超100辆;电动车充电设备140组 , 可供470余辆电动车同时充电 。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如今 , 还有部分公租房项目存在充电桩配比不足的问题 。 对此 , 市保障房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 今年保障房中心继续新增充电桩以及充电接口 , 以更好地满足居民在社区地面充电需求 , 同时加强对充电桩建设安装单位的监督 , 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
【AI识别电动自行车,1500部公租房电梯装上阻梯系统】近年来 , 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日益普及 , 由电动自行车电池所引发的火灾事故也迅速增加 。 为避免电动自行车在室内充电引发事故 , 国家应急管理部去年已发布规定 , 明确不得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充电 。
有了制度法规的约束 , 还需要及时宣传 。 “在安装阻梯系统和地面充电桩的同时 , 保障房中心相关单位和部门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通知公告、社区活动等方式 , 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 。 ”市保障房中心安全应急部部长孟捷表示 , 相关部门也将针对消防安全、消防设备设施等定期进行排查和检查 , 发现隐患问题“立行立改” , 确保消防安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