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老人如何装修?( 三 )


过干燥:湿度40%以下(冬) , 室内窗户结露 , 空气混浊 , 流感易发生 ,皮肤干燥(缺水)、静电发生等等 。
调湿是指控制空气中的水分比例 , 四季最适宜的湿度应当保持在50-70% 。 我们通常会使用除湿器或加湿器来对夏冬季节作出对策 。
3. 地暖

在有老人的家庭 , 地暖是推荐的 。
●地暖通过从脚以下部分发热 , 能够源源不断的温暖到腰部以上
●不需要燃烧即可取暖 , 无气味、无风
●最为适宜的远红外线辐射 , 空气不易干燥 , 减少对皮肤和咽喉的伤害
●由地板发热 , 不占用收纳空间
●主流的是水暖和电热暖:两者差别不大 , 水暖可以多房间使用 , 范围广 , 成本低;电热的则适合快速加热的小房间 , 多间成本较高 。 另外还有一些蓄热的类型等等 。
安全
以下是危害发生场所统计表 , 根据一定时间内日本老龄人事故发生原因搜集 。

老人因为行动不便、视力不好、腿脚不灵活等影响 , 动作及反应能力大大下降 , 易发生危险 。 老年住宅应多在安全防护上下功夫 , 让老人生活安全是相当有必要的 。
1. 电器、插座及开关位置

。 一般家庭里开关的高度是120厘米 , 但对于老龄人是感觉高了的 。 可以将高度稍微降低到90~100厘米左右 , 避免电器线出现在地上(容易绊倒)、插座的漏电保护等等 。
2. 过道、扶手

过道/家具空间的宽度需要满足780mm方便老人移动 , 若有轮椅则应在800mm以上 。 尤其走廊及拐角处需设定水平扶手 。

假如选择圆形扶手 , 根据调查采样评价结果 , 圆形扶手以35mm为最适宜设计 。

根据实验者95%手指的厚度分布数据:扶手和墙壁的间距=手指直径*1.5(安全率)≈38mm 。
3. 无障碍地面

摒弃高低差或门槛石的存在 , 选择只有上吊轨的移门 。 实在因台阶设计问题 , 采取过渡段解决 。
4. 防滑地砖、地板

厨房及卫生间有水的地方需要防滑材质的地砖或地板 , 另外抗污也是一方面 , 易清洁相当重要(减少打扫负担) 。

地板的选择:环保、防滑(尤其不要打蜡的类型)、质软(避免硬度过高 , 摔倒受伤) , 隔音(避免打扰老伴)、地暖功能、耐划痕(比如轮椅滚动)等等 。
5. 家具高度及防护处理

避免高空收纳 , 避免凳椅子过矮且没有扶手 。 椅子或沙发要稳固 , 要有椅背与扶手 , 以协助老人起身 。 家具边缘要加装防护垫 , 防止老年人碰撞到突出硬角或尖锐边缘 。
6. 卧室及夜间照明

智能吸顶灯有几个特点:小夜灯功能、遥控器控制、寿命较长(避免爬高存在) 。

足元灯(夜间照明灯):老人夜起时避免深夜走廊或客厅黑暗(包括增加扶手) 。
7. 浴室安全

直接进入浴室时 , 需75cm以上;当进入需迂回时 , 门开尺寸至少80cm以上(洗浴过道容身处亦大于80cm);进入浴室路上应没有障碍 。

进入处需有可直接抓取的扶手(否则不用开门 , 改成移门较好) 。

淋浴空间宽度至少设定在80cm以上 , 这样才能容纳轮椅或者淋浴椅时的空间;当老人需要介护者从后面帮忙洗浴的时候 , 所需宽度需控制在1米以上 ,深度需在1.6米以上 。

为浴缸内外安置防滑垫 , 老人不注意地移动 , 容易滑倒、或摔倒 。


入浴扶手、淋浴坐椅、以及浴缸内防滑小凳(避免老龄人坐下去难起身) 。

急剧的温度变化对心脏会受到刺激 , 这是国内少有预计的 。 寒冷的冬季 , 由于室内外温度急剧变化 , 容易引发「热休克」现象 , 血管显著伸缩 , 血压和脉搏大幅变动 , 容易有脑梗塞和脑溢血等危险状况 。 特别是 , 浴室、卫生间、脱衣室等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