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稳“菜篮子”,农产品流通正恢复正常( 二 )
“货是够的 。 ”在李忠跃这里 , 货源也不是问题 。 海南省东方市170万亩左右的鲜食玉米田给了他底气 , 他与当地10多家合作社都有合作 。 “地里的玉米不会放假 , 我们一般都和合作的农户商量好 , 让他们错期播种 , 这样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 。 ”
产地不停工 , 终端对接同样在加强 。 疫情发生后 , 新发地市场立即增加直通车编制 , 与多个社区取得联系 , 新增20个社区网点 , 开展直通车惠民服务 , 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 。
全链条加紧复工 , 终端菜价已现回落
在批发市场的商户看来 , 产销两端复工复产固然重要 , 但如果连接两端的物流跟不上 , 他们也只能“干着急” 。 北京新发地“茄子大王”李军的货源主要来自辽宁和云南 。 “运费比以往高了40%左右 , 多少还是受了点影响 。 ”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 , 许多司机选择待在家中 。 商户在产地收购了蔬菜 , 好不容易找到运输车辆 , 运费却比春节之前上涨了1倍 , 有的甚至更多 。 “往年正月十五前 , 从海南来的运费在2.1万~2.2万元左右 , 现在单趟运费就要2.8万~2.9万元 。 ”李忠跃说 , 不仅仅是司机少 , 由于很多地方没有复工 , 司机返程往往是空车跑 , 油钱、过海摆渡费用都要自己承担 , 这也导致今年运费偏高 。
偏高的不仅是运费 。 由于人手紧张 , 新发地市场的商户雇佣一名“伙计”帮工的费用也一度上涨到每人每天500元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目前运输问题已得到有效缓解 , 运费从最高点逐渐下降 。 随着复工人员的增加 , 货车司机、市场雇工逐渐增多 , 人工费也回落到每人每天300元 , 接近节前的水平 。
据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调查 , 目前 , 多数批发市场经营户已经正常开业 , 主要蔬菜、水果及加工配送的经营户开业率基本达95%以上 , 有的批发市场商户已全部复工 。 随着产销链条各环节逐渐理顺 , 蔬菜流通逐渐恢复到春节前的状况 。 (采访人员孙喜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