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4位市民讲述:“我的居家生活”( 二 )

  “新武汉人”肖春华

  做志愿者成了一种乐趣

  我叫肖春华 , 武汉市东西湖区马池墩社区的居民 , 是一个“新武汉人” 。 虽已是44岁的中年人 , 但我在这段时间里 , 对生命有了不一样的界定 。

  2001年 , 我到武汉经营小买卖 , 结婚生子 。 武汉不是我的家乡 , 但近20年来 , 我用青春见证了它的变化 。

  疫情发生后 , 我们过起了居家生活 。 “爸爸 , 你可以去做志愿者吗?”我的女儿平时是个活泼的“话匣子” , 这么多天没出门 , 她有些沉默 , 这是她这些天来对我说过最认真的一句话 。

  在女儿的建议下 , 我报了名 , 成为社区志愿者 , 分批跟着社区人员搬运生活物资 , 协助发放 。 对一些爱心物资 , 社区也会组织我们送给独居老人、困难家庭等 。

  一开始 , 我只是把物资放在别人家门口 , 敲门后有人应声就离开 。 但慢慢地 , 会有人打开门道谢 , 我也就聊几句 , 其乐融融 。 现在 , 做志愿者成了我的一种乐趣 , 要是没接到搬运的通知 , 心里还有点失落 。

  我们都知道 , 每一个武汉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 和这座城一起渡过难关 。

  这些天 , 我时常回忆起武汉20年前的样子 。 想起几十天前还繁华喧闹的城市 , 想起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们笑语盈盈的样子 , 就会觉得很心疼 。 但我相信 , 英雄的武汉会和英雄的人民一起 , 守得云开见月明 。

  工会工作人员李艳芬

  帮大家找好菜多省钱

  介绍哪个套餐便宜、哪个品种多 , 推荐这家超市东西好、那家平台配送快 , 是我每天的重要工作 , 因为我是小区的“团长” 。

  我是湖北省总工会的工作人员李艳芬 , 最近单位安排职工居家办公 。 2月10日左右 , 我家年前的囤货快要吃完了 , 微信群、朋友圈、电视上陆续提到居民团购的事 。 我平时上班挺忙 , 很少关注团购信息 。 这次疫情完全改变了我的习惯 , 生活物资的采买成了我关注的头等大事 。 积极寻找团购信息 , 帮大家买到所需 , 是我对大家的承诺 。 虽没有报酬 , 但却马虎不得 。

  在朋友的介绍下 , 我找到了第一家小商贩 , 他平时卖海鲜 , 疫情期间捎带着卖点蔬菜 。 “菜品不新鲜 , 价钱还比较贵 。 ”有邻居反映菜品质量 , 沟通好退货补偿后 , 这家店就不能再买了 。 在物业推荐下 , 我找到了第二家购物平台 , 但起配量大、菜品不稳定 , 还是不能让居民满意 。

  经过多方考察 , 我又找到了第三家 , 夫妻两人管着个小店 , 平时服务周边居民 , 疫情期间并未乱涨价 , 配菜品相也好 , 这里成了大家都满意的团购渠道 。

  每天早上我都要把收集来的团购信息发到业主群里 , 大家挑选后反馈给我 , 我再统一做表发给商家 。

  正是战疫关键时期 , 大家携手并进、共克时艰 。 我以前是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 , 知道他们辛苦 , 作为普通居民 , 我想尽力帮他们分担一点 。 武汉市像我这样的“团长”很多 , 守望相助 , 这个城市很快就会“康复” 。 (采访人员李龙伊 韩鑫 鲜敢 健康时报采访人员 张赫 邓梅莲参与采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