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值拉满!实现“二级跳”,无人机、激光炮、红外测温仪……这些阳泉人手里的装备立功了

科技值拉满!实现“二级跳” , 无人机、激光炮、红外测温仪……这些阳泉人手里的装备立功了
电网巡检插上了智慧“翅膀”
“无人机自检正常 , 遥控参数设置完毕 , 可以起飞 。 ”2月24日 , 在平定县宋家庄的220千伏阳苏线旁 , 阳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的李强熟练地操控着一架白色的四旋翼无人机 。 随着“嗡嗡”声响起 , 无人机腾空而起 , 沿着高压线及电力杆塔缓慢飞行 , 对杆塔塔身和导线进行巡检 , 仔细核查各部位有无异常情况 。
科技值拉满!实现“二级跳”,无人机、激光炮、红外测温仪……这些阳泉人手里的装备立功了
文章图片

根据无人机拍摄的画面 , 李强发现架空地线光缆线夹发生偏移 。 “这说明线路所在区域的地形发生了改变 , 导致光缆偏向一侧 , 如果长时间不处理 , 就会发生倒塔断线事故 。 ”一旁的同事路智勇边说边在巡检工作记录表上认真记录 , “回去后我们将立即向班组进行汇报 , 尽快消除设备隐患 。 ”
这是阳泉供电公司开展无人机巡检作业的一个缩影 。 去年以来 , 该公司创新电力线路巡检方式 , 融入智慧“因子” , 实现了从“人巡”到“机巡”的二级跳 , 开启智慧巡检新征程 。 如今 , 10余台无人机每日全部出动 , 在各自的范围内进行线路巡检 , 已成为公司的常态化工作 。
科技值拉满!实现“二级跳”,无人机、激光炮、红外测温仪……这些阳泉人手里的装备立功了
文章图片

从双脚丈量到智慧巡检
“为什么需要电力巡检?”面对这个问题 , 李强回答说 , 电力从生产到使用需要经历发电、输变电、配电等环节 , 而输电线路就相当于电力传输的“大动脉” 。 因此 , 在输电过程中 , 要通过巡检工作排除设备隐患 , 减少电能损耗 , 才能保障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以前巡检费时费力 , 还容易迷路 。 ”李强回忆说 , 输电线路走廊地形环境复杂 , 有的位于高山地区 , 有的区段几乎没有巡视道路 。 人工巡检工作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 , 尤其是到山大沟深的地方巡检 , 都需要一大早起来准备 , 先要驱车到山脚下 , 再徒步上山 。 巡视一座铁塔十多分钟 , 他们走过去却要花上好几个小时 , 每天行走数十公里 。
科技值拉满!实现“二级跳”,无人机、激光炮、红外测温仪……这些阳泉人手里的装备立功了
文章图片

自从去年年底使用无人机对线路实施精细化巡检以来 , 电力巡检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 , 尤其是大风降雪天气 , 不用爬杆就能巡检 , 对设备进行360度拍照摄影 , 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
目前 , 阳泉供电公司已建立出入库系统 , 规范各类型无人机管理 , 保证所有无人机处于“待命”状态 , 随时在故障巡视、现场勘察等领域开展工作 。 同时 , 配备15名经民航局认证的“飞手” , 全面推进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应用 。 目前 , 正在加快三维建模步伐 , 为下一步的无人机自主飞行打下坚实基础 。
科技值拉满!实现“二级跳”,无人机、激光炮、红外测温仪……这些阳泉人手里的装备立功了
文章图片

【科技值拉满!实现“二级跳”,无人机、激光炮、红外测温仪……这些阳泉人手里的装备立功了】从被动知晓到主动获取
2月24日上午9点34分 , 阳泉供电公司智慧输电运检管控中心的报警声响起 。 根据可视化智能管控平台显示 , 220千伏桃长线21号杆塔的高压线下有吊车和挖掘机施工 , 存在触碰高压线并引发事故的隐患 。
科技值拉满!实现“二级跳”,无人机、激光炮、红外测温仪……这些阳泉人手里的装备立功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