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为“安庆崛起”的贴吧里 , 超过1.3万名“粉丝”围绕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了超过百万条帖子 , 其中热词便是“安庆觉醒” 。
思想觉醒 , 带动行动觉醒 。 “今天再晚也是早 , 明天再早也是晚”成了安庆人的发展“时间观” 。 当地树立“发展退位、干部让位”的考核导向和在“赛马”中“选马”的用人导向 , 深化“放管服”改革 , 建成全省首个“7×24小时政务服务工作站”;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 , 组建产业招商小组和驻境外招商小组 , 突出重点产业、引进重点企业 , 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
首批42个县干招商组“出征” 。 起初有些干部犯难 , 半年归来不少人找到了战法 , 学会了用基金招商、平台招商 , 围绕一把刷子、一辆汽车、一块膜绘制全产业链招商图谱 , 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制定实施升级版基金政策 , 组建运营“双碳”基金、“双生”基金 , 打造“基金丛林”的金融生态 。
“力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动态增速进入全省前三、少数基数较大的指标不能低于前五 。 ”今年安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
振!近代工业发源地上新
长江安庆段西岸 , 有座振风塔 。
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宝塔 , 取“以振文风”意 。
塔下 , 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端之地——1861年 , 安庆内军械所成立 , 中国第一台实用蒸汽机、第一艘机械轮船均诞生于此 。
遗憾的是 ,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 , 安庆一批制造业企业渐渐不复存在 , 工业体系优势基本消失 。
“振” , 行走在安庆城常常能见到这个字 , 或是路名、或是厂名 , 更是今天安庆人重振工业的决心 。
位于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家汽车企业 , 就以“振宜”为名 。 走进车间 , 一列列机械臂上下翻飞 , 一辆辆汽车驶下生产线 。 “去年6月份建成投产 , 当年完成4.1万台(套)的生产 , 产值25亿元;今年年度计划生产13万台(套) , 产值100亿元 。 ”振宜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孟涛说 。
一池铝水 , 在传送带、机械手之间“流淌” , 75秒便“出炉”成为汽车变速箱的壳体 。 致力于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制的安徽环新集团 , 是国内活塞环、气缸套、气门座圈及导管等细分市场的龙头 。 近年来这家企业继续拓展产业链上游“矩阵” , 参与投建的爱信(安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正在形成年产150万台自动变速箱壳体生产规模 。
安庆在重拾造车梦 。 30年前 , 由安庆汽车厂组装的安达尔轿车圆了安徽的轿车梦 。 在合肥、芜湖之后 , 安庆提出打造安徽汽车产业“第三极” , 力争2025年行业产值破千亿元 。
安庆汇聚了江淮、振宜及福田雷萨3家整车制造企业 , 规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60家 , 从单纯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到依托汽车整车带动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 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促进汽车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做强区域品牌 。
如果说汽车梦是再续前缘 , 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则是形势所迫下开掘的新机遇 。 安庆是全国重要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安徽省唯一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 , 这里曾以安庆石化一厂撑起一城 , 也一度谈“化”色变 , 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
安庆高新区是国家级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 依托石油化工产业基础 , 走集科技创新、经济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于一体的绿色发展道路 。
光固化引发剂——液晶显示屏、印刷油墨、芯片光刻胶等行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 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业的创新技术 。 作为这一新材料的世界级“翘楚”企业之一 , 2019年 , 荷兰艾坚蒙公司在安庆投资年产1万吨光固化引发剂系列产品项目 , 成为安庆市迄今为止最大的外商独资项目 。 “看重的就是安庆化工基础好 , 发展目标明确 。 ”项目负责人冯凯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