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同样跨越“山海” , 落子长江边 。 安徽普利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聂良邓说 , 落户安庆的这个国际高端原料药及创新制剂制造基地项目 , 是安徽省首个按中国及美国、欧盟国际标准建设的原料药及制剂一体化项目 。
单是2021年 , 安庆高新区就成功牵手18个大项目 , 总投资额超200亿元 。
安庆“筑梦新区”以引进孵化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主攻方向 , 致力打造创新创业新平台、产业引导新基地、经济发展新引擎 。 53岁的刘斌放弃国外高薪回到安庆创业 , “我从事了二十多年的芯片设计研发工作 , 如今要在安庆设计出我们自己的高端工业芯片 。 ”在“筑梦新区”一间不大的实验室兼办公室里 , 他如此“豪言壮语” , 公司同样以“振”冠名——“振昌芯力” 。
时隔一年多 , 安庆人仍旧记得 , 2020年12月 , 嫦娥五号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 。 这面国旗正是“安庆造” , 它由安庆华茂集团联合武汉纺织大学等单位历时八年、经历了无数次试验研制而成 , 由华茂独立制作完成 。 这家成立于1958年的纺织企业拥有棉花、纺纱、织造、面料、服装、无纺布等纺织产业链 , 成为全国纺织行业的标杆 。
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 安庆聚焦新材料和新能源、生命健康和生物科技等 , 加快形成一批千亿级和五百亿级产业集群 。
“加快打造皖江经济带制造名城 , 挺起安庆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脊梁 。 ”张祥安说 。
文章图片
2022年2月9日 , 工人在振宜汽车生产线上工作 陈诺摄/本刊
引!“倒扒狮”回家
安庆老城中心 , 有一条历经四百年风雨的倒扒狮步行街 , 因临街牌坊的石柱下倒扒狮石雕而得名 。 按当地风俗 , 狮子倒扒寓意财不外流 , 亦代表谦恭诚信 。
作为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 , 安庆人文荟萃:这里走出了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将军外交家黄镇、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慈云桂、“两弹元勋”邓稼先、京剧鼻祖程长庚、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近代作家张恨水等众多名人 。
近五十年来 , 安庆人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开枝散叶 , 光是安庆籍院士就有30余位 。
老乡 , 安庆引以为傲的名片 , 如今成为安庆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 , 一手内搭平台 , 一手外联老乡 。
老乡在哪?当地开展安庆籍在外人才信息征集活动 , 建立涵盖商、学、艺、侨等各类在外人才大数据库 , 完成人才信息采集近20万条 。
随后就是登门拜访 。 市领导带头 , “三顾茅庐” , 上门沟通、邀请回乡考察 , 听老乡“指点迷津” , 同时通过组建商协会 , 常态化开展活动等方式把在外企业界人士组织起来 。
去年9月 , 第一届“唱黄梅·兴安庆”圆桌会议举行 , 安庆籍3名院士、10名企业家、13名投资人回到家乡 , 与安庆主政者共同谋划安庆未来发展 。
虎年春节前夕 , 两封热情洋溢的公开信“寄”给了海内外安庆籍校友和全市外出就业创业的老乡们 。 “就业何必去远方 , 家乡是个好地方……老乡们 , 诚挚欢迎你们把在外学到的一技之长带回家乡 , 为家乡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安庆制定招才引智政策 , 对在宜工作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一揽子”优惠服务 , 创优环境留才 。
去年 , 在外拼搏了20年的汪浩回来了 , 带来了总投资20多亿元的半导体及新能源汽车散热件生产项目 。 公司注册全程代办、3个工作日项目备案获批、一个月环评过审、水电等准时接入……仅仅两个月 , 项目一期厂房按计划接电试生产 。 汪浩感叹:“回安庆对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