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 , 一条喜讯传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中 , 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络协同制造入选2021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
从一家本土传统混凝土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 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转型 , 是贵阳贵安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实现升级的一个典型 。
在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没有传统建材企业弥漫的灰尘和轰鸣的机器声 , 公司员工在操作间专注地远程操控着混凝土的生产 。 “通过‘砼智造-高性能混凝土大数据云平台’ , 我们已经实现了从生产调度、质量管控、到装车配送的数字化远程操控 。 ”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富慧说 。
早在2015年 , 兴达兴就明确了两化融合发展战略 , 开始推动大数据与传统建材行业的深度融合 , 致力于构建全产业链智能化生态 , 打造“互联网+”协同制造云服务支撑平台 , 从而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融合发展 , 以大数据为建材制造赋能 。
“我们经过3年多的建设 , 在2018年上线了‘砼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 。 ”刘富慧说 , 该平台让公司实现了集成远程操控和现场无人化生产 , 各种设备自动运行、各种汇算自动完成、各类报表自动生成 , 有效降低了综合制造成本 , 提高了生产效率 。
“最显著的是成本的降低 。 ”刘富慧说 , 一方面 , 公司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0% , 交易成本降低了40% , 管理成本降低了50% , 综合制造成本降低了15% , 油耗成本降低了10% 。 另一方面 , 产品研发成本也降低了 , “通过我们的智能配比模型 , 只需将客户需求输入 , 就能自动完成材料配比 , 相比过去的研发周期缩短50%以上 。 ”刘富慧说 , 随着数据库的日渐完善 , 现在定制材料配比方案的速度可以用“秒出”来形容 。
对于“砼智造-高性能混凝土大数据云平台” , 兴达兴有着更大的期望 。 “我们希望通过平台建设 , 实现全产业链的智能化生态 。 ”刘富慧说 , 作为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贵州分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 兴达兴领衔着手新型建材细分行业工业互联网建设 , 并作为责任单位承担了贵州省建材工业智能化改造实现突破的任务 。
目前 , “砼智造-高性能混凝土大数据云平台”通过连接工业装备和原料、产品 , 集成了电子商务系统、智能制造执行系统、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及智能配比、出入库管理、在线检测、环保监测等APP , 完善了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体系 , 实现各环节互联互通 , 形成了流程优化和生产管控、远程运维、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平台服务能力 。 “平台的复制推广可快速带动混凝土及产业链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升级和登云用云 , 并向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提供大数据服务 , 促进商砼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 ”刘富慧说 。
目前“砼智造-高性能混凝土大数据云平台”的上线企业已达30多家 , 涵盖了上游原材料端、下游施工端及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全产业链 , 数据服务已成为兴达兴全新的业务增长点 。
【贵州兴达兴: 数字赋能混凝土“智造”】贵阳日报融媒体采访人员 钱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