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 , 之所以说iPhone守住了头部入口 , 正在于库克手上还有很多牌可以打 , 他们惯用的策略就是用“小牌”博弈竞争者的“底牌” , 比如iPhone5用土豪金抗衡三星的大屏幕;iPhon6用大屏幕挑战三星的大电池;用一个Face ID和天空蓝色来博弈5G手机 。 另外 , iPhone13仅仅是没有涨价 , 就被人称作“十三香” , 销量一度上涨 , 工厂加班赶工 。 现在 , iPhone SE走低价策略 , 很有可能是他们“一统天下”之开始 。
屡败屡战 , 国产机后院起火?
iPhone SE之前 , 苹果手机的售价严格保持在头部 , 他们手里握有一张“低价底牌”未出 。 这种“手里握着大王”的感觉 , 让苹果气定神闲 , 却让国内竞争者经常感到莫名恐惧 。 现在 , iPhone SE3低价出世 , 有可能把潜在的恐惧直接变成“血淋淋”的事实 。 事实上 , 即便国产手机没有野心扩张 , 但他们迟早要面对iPhone的降维吞噬 。 而屡败屡战的结局 , 又令人感觉悲怆 。
国产机早期策略:堆砌材料 , 专门采用高价物料 , 先把自己的成本拉起来 , 用一种“懵逼”的心态混入头部 , 但性能体验跟不上 , 莫名的“高售价”很难让消费者买单;随后 , 国产手机采用错位竞争法 , 也即避开iPhone的优势项目 , iPhone to be best , 国产手机to be first.比如2019年 , 库克决定推迟5G版iPhone上市 , 国产手机就一窝蜂地推出5G手机 , 但手机卖出去之后 , 却发现连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 都没有5G信号 。 现在新一轮的头部冲锋号 , 包括折叠屏、柔性屏、屏下指纹等等 , 相继问世 , 总之 , iPhone没有做什么 , 国产手机就先做什么 。 但尴尬的是 , 消费市场有切实的需求 , 才能推动产业链 , 开展研发测试 , 从而进入量产 , 降低手机成本 。 国产手机这种催熟、催肥的做法 , 并不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 , 很难取得市场信赖 。 结果就是:国产手机成为一些新技术的试验田 , iPhone反倒坐享其成 , 正如“三摄”首现于华为 , 爆红于苹果 。
【新iPhone SE会降维吊打国产手机吗?】中国创业者总有一种急于“挤出瓶”的癫狂 , 大家总喜欢先奔跑起来 , 然后再寻找方向 , 总担心速度打败模式 , 但遇到苹果iPhone这么稳定的对手 , 国产机真得没有太多胜算 , 如果非要量化 , 大概5%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