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iPhone SE会降维吊打国产手机吗?

新iPhone SE会降维吊打国产手机吗?
文章图片

日前 , 苹果发布了春季机型新款iPhone SE , 硬件设计没有意外 , 包括4.7英寸非全面屏、单Camera、古老的LED屏幕、经典的Home按键 。 总之 , 新iPhone SE就是一款毫无秘密的产品 , 但就是这么一款苹果非主流手机 , 却给国产手机带来一股“死亡”的味道 , 因为它的起售价是3449元 。 显然 , 这是一种毫无情面地降维打击 。 一直以来 , 国内手机厂商冲击iPhone头部市场无果 , 绝望之际 , iPhone却摧枯拉朽地杀入低端市场 。 从发布会现场来看 , iPhone SE和iPhone7系列一脉相承 , 给人的感觉依旧是雍容、华贵 , 再配上亲民的售价 , 新iPhone SE估计会短期热卖 , 国产手机不得不进入一个新的逃难期 。 当然 , iPhone产能有限 , 中国手机亦不会遭遇灭顶之灾 , 只是逃难之后 , 我们势必要思考:二十年来 , 我们做错了什么 , 又如何培养长期主义?
凡是有因必有果 , 有果必有因 。 如今苹果光芒万丈 , 来自于三十年前的决定和对品质日复一日地坚持 。 据说乔布斯早在1995年就开始构思iPhone Proto , 他的原话是:每一位消费者都应该拥有一台可以装在口袋里的电脑 。 事实上 , 苹果不仅重新发明了手机 , 而且重构了手机市场的商业模式 。 相比之下 , 国产手机冲击头部市场一直没有成功 , 也势必存在一些“根基性”问题 。
坚守品质 , iPhone为何独占头部?
华为出事儿之后 , 国产手机发起新一轮的头部冲击战 , 他们花大价钱堆砌材料 , 选用高规格的参数 , 试图能抢下华为留下的头部空白 , 但走势却是:苹果自然地拿走头部空白 , 且硬生生地守住了入口 。 国产制造商们的逻辑很简单 , 他们在硬件层面疯狂堆料 , 加速成本上涨 , 以所谓的“头部标价”来装裱自己的伪头部身份 , 但显然 , 苹果iPhone能独占头部市场 , 绝非一个高高在上的标价和粗糙的硬件堆砌 。 强大的UI设计和流畅IOS操作系统 , 以及在生产制造工艺上近乎“苛刻”的品质要求 , 才是其内核所在 。
事实上 , 整个iPhone产业链都透露着头部气息 。 首先 , 他们招募的设计人才、产业链管理经理 , 乃至基层的现场管控人员 , 都需要名校毕业 。 比如 , 现在A系列处理器 , 性能可谓一骑绝尘 。 设计人员都是“大神级别”的 , 一位叫Johny的苹果芯片设计者说: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成就 , 只是大家常见的芯片 , 基本上都是我设计的 , 也只有这种“大神”才有动力持续地精益求精 。 而IOS软体的编程人员 , 更是比钻石还宝贵 , 总数量低于比特币 , 这些人神叨叨地设计出“几十万”种测试项目 , 以确保iPhone品质 。 如此多如牛毛的项目 , 经常让编程者自己都头晕 , 他们时常感叹:当年为什么要搞出如此复杂的东西?
其次 , 苹果的零部件供应商都是业界有头有脸的企业:A系列芯片来自台积电和三星 , 正朝着5nm的制程进发;显示器来自于三星 , 笑傲人世间;Camera来自于夏普和LG,而外框的复杂工艺则来自于鸿海集团 。 要知道郭台铭以模具起家 , 至今这项业务依旧是鸿海的脊梁 , 工艺之复杂超乎正常人的想象 , 一点点的毛刺都会引发整机fail , 足见其精致程度 。
还有就是苹果design-lead的经营理念 。 众所周知 , 库克锱铢必较 , 每天花25个小时盯着财务报表 , 但他从未吝啬设计研发费用和品质提升费用 。 为了确保iPhone耐用性 , 苹果会在早期阶段制造数千台原型机 , 进行掉落、温度测试 , 直接把这些崭新的手机摔到损毁 。 任何一批验证 , 都要花费超过100万美金 , 库克却从未眨眼 , 即便iPhone SE很廉价 , 但品质未有丝毫放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