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被忽视的第二个袁征:50岁华人工程师创业,5年上市敲钟( 二 )


“最早的理想是毕业后在大学当教授 。 ”他说 。 不过 , 硅谷当时的创业氛围很浓 , 让裴军最终选择先到工业界历练 , 并最终入职了当时的一家规模很大的半导体设备公司KLA 。 当时 , 他的工作内容集中在光学技术上 。
在这家公司 ,一做就是十年 。 晃眼间 , 裴军从28岁做到了38岁 , 虽然升职还算顺利 , 但他也越来越感受到一种职场人的“中年危机”:
“38岁了 , 我还要继续在这里打工十年吗?十年后 , 48岁呢?那我这辈子就交代在一家公司了 , 外面的世界我都见不着了 。 在一家公司坚持了11年 , 拿着相当不错的薪水 , 工作负荷也并不大 , 本来没什么可抱怨的 。 可是 , 我却突然感觉:我不是在浪费时间 , 而是在浪费生命 。 ”
伴随着这种焦虑 , 裴军很是纠结 , 最终选择抛下稳定的职场金饭碗和舒适圈 , 跳槽到老牌激光雷达公司Velodyne Lidar , 丰富自己的经历 。 一段时间后 , 他创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AEP Technology 。 40岁的他 , 从一位华人工程师完成了到一位创业者的转变 。
这一次创业 , 裴军的团队只有10个人 , 专注于打造光学设备 , 没有融资 , 却做到了能够与两家行业巨头抗衡 , 并占据了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 , 这也为后续创立做了充足的 “创业资金储备” 。
5年后 , 一直关注激光雷达市场的裴军看到了行业内发生的诸多变化 , 意识到机遇已经来临 , 便着手创立了自己的第二家公司——Cepton 。 “这回从开始就是想要做大的 , 也在很早就确定了产品方向 。 ”他说 。
享受创业 , 极度热爱
在裴军的创业故事中 , 相比艰辛、痛苦 , 更多的却是热爱和乐观 。
虽然每天变得更忙碌 , 但是裴军却每天都过得很有激情 。 “这是我的兴趣 , 给不给钱我都愿意做 。 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 每天醒来就会特别想上班 。 ”在采访中 , 裴军不断提到现在非常享受目前正在做的项目和事情 。
回想到底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对于打造仪器感兴趣 , 裴军表示 , 这种热爱要回溯到自己的留学时代 。 “本科写毕业论文 , 对科学细节其实一点兴趣都没有 , 但是就是对做实验对做实验装置、探索数据 , 对工程方面特别感兴趣 。 后来到斯坦福就更爱在实验室做各种各样的装置 , 做成了就特别骄傲 。 这就像有人爱体育一样 , 我就爱鼓捣这些玩意儿 。 ”裴军操着一口京腔说道 。
深度 | 被忽视的第二个袁征:50岁华人工程师创业,5年上市敲钟
文章图片

图片版权归Cepton所有
这种习惯和“热爱”保留至今 。 尽管是一家公司的CEO , 技术出身的裴军仍然会花超过20%的时间和前沿开发团队一起研究、发明精密的激光雷达实验装置 , 例如最近他刚刚完成了下一代激光雷达外形图 , 作为Cepton未来产品的雏形 。 作为一个CEO , 武功不能费 , 产品感知一定要有 。 这是他的坚持 。
裴军的这种对于技术对于装置的热爱并不是公司内的独一份 。 Cepton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CTO Mark McCord博士也有着类似的热情 。 可以说 , 他是在美国光学、激光雷达圈响当当的顶级技术大牛 , 曾经在斯坦福大学执教 , 在工业界又有着接近20年的研究、工作经验 。
“他教的课原来一直是斯坦福(光学领域)最前沿的课 。 ”裴军表示 。 在斯坦福就读期间 , Mark曾经是裴军的老师 。 而后 , 在裴军加入KLA时 , Mark也是他的上司 , 带领着整个KLA技术部门 。
2016年 , 在裴军的邀请下 , Mark加入了Cepton一起创业 。 有了这样行业顶尖技术大牛的加入 , Cepton的前沿技术、研发速度成了它的底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