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中医怎么治 带状疱疹用什么药最好

中医论证来说 , 带状疱疹是由于肝火脾湿郁于内 , 毒邪乘虚侵于外 , 经络阻滞 , 气血郁闭为发病直理 , 那么带状疱疹中医怎么治呢?
中医辨证施治带状疱疹
1.肝经欲火证:皮损鲜红 , 疱壁紧张 , 灼热刺痛 , 伴随口苦咽干 , 烦躁易怒 , 大便干或小便黄 , 舌质红 , 苔薄黄或黄厚 , 脉弦滑数 , 治则宜清肝火 , 解热毒 。
2.脾虚湿蕴证:皮损颜色较淡 , 疱壁松弛 , 疼痛略轻 , 伴随食少腹胀 , 大便时溏 , 舌质淡 , 苔白或白腻 , 脉沉缓或滑 , 治则宜健脾利湿 。
3.气滞血瘀证:皮损消退居部疼痛不止 , 舌质黯 , 苔白 , 脉弦细 ,  治则宜活血化瘀 , 行气镇痛 。
治疗带状疱疹的常用中药方剂
肝经郁火证:龙胆草 , 栀子 , 黄芩 , 柴胡 , 生地黄 , 车前子 , 泽泻 , 当归等;发于头面者 , 加牛蒡子 , 板蓝根 , 野菊花;有血疱者 , 加水牛角粉 , 紫草 , 牡丹皮;疼痛明显者 , 加延胡索 。
脾虚湿蕴证:苍术 , 厚朴 , 陈皮 , 泽泻 , 猪苓 , 赤茯苓 , 白术 , 栀子 , 甘草等;发于下肢者 , 加牛膝 , 黄柏;水疱大而多者 , 加土茯苓 , 萆薢 , 车前草 。
气滞血瘀证:陈皮 , 柴胡 , 川芎 , 止咳 , 香附 , 灸甘草 , 当归 , 白芍 , 熟地黄 , 川芎 , 桃仁 , 红花;心烦睡眠差者 , 加珍珠母 , 牡蛎 , 栀子 , 酸枣仁;疼痛剧烈者 , 加延胡索 , 制乳香 , 制没药 , 蜈蚣等 。
带状疱疹常用药膳
银花紫草茶
原料:金银花10g , 紫草5g 。
制法:将金银花 , 紫草拣杂洗净 , 切片 , 晒干 , 放入杯中 , 用沸水冲泡 , 加盖闷15分钟即可 。当茶频频饮服 , 可冲泡3-5次 。
功效:清热解毒 , 肝胆湿热者适宜 。
青叶柴胡粥
原料:粳米150g , 大青叶 , 柴胡各15g , 白糖适量 。
制法:将大青叶 , 柴胡加水煎 , 3碗水煎至2碗 , 再把粳米 , 白糖加入煮成稀粥 。
功效:疏肝清热解毒 , 适用于带状疱疹初期皮疹色红 , 水疱澄清 , 口苦 , 烦躁者 。
菱角粥
原料:粳米100g , 菱角500g , 红糖100g 。
制法:将菱角煮熟去壳取肉 , 切碎 , 粳米洗净加水煮至米粒开花时 , 放菱角煮成稠粥 , 加红糖调味 。
功效:解热利湿 。适用于脾虚湿蕴型带状疱疹患者 。
马齿苋薏米粥
原料:马齿苋 , 薏苡仁各30g , 粳米150g , 红糖适量 。
制法:将马齿苋 , 薏苡仁分别择洗干净 , 入砂锅加适量水 , 上旺火煮沸 , 后移至小火慢慢煮 , 加入淘洗净的粳米煮至熟烂成米汤状 , 熟后加入红糖调味即成 。
功效:解毒祛湿 , 适宜于脾虚湿蕴型带状疱疹患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