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砌体转角处和丁字交接处 , 预埋暗管、暗线、开关插座、给水管道出水口和墙顶砌块砌体 , 宜采用支撑砌块 。 当窗墙宽度小于600时 , 应采用小砖砌筑 。
9.现场搅拌砂浆时应采用机械搅拌 , 出现泌水时应恢复搅拌 。 砂浆应在规定的塑料保留时间内使用 。 禁止混合不同品种的砂浆 。
10.当砌筑墙结束时 , 砌块与混凝土墙、柱之间的垂直接缝必须用砌筑砂浆填满 。
11、砌体灰缝应控制在8~ 15 毫米 , 应满浆粘结 , 水平灰缝其满浆率应≥90% , 垂直灰缝满浆率应≥90% 。 不允许有通缝、假缝或盲缝 。 随砌随砌 , 可用φ12钢筋或PVC线管将灰缝勾成1~ 3 毫米深的凹缝 。
12.钢筋网应挂在不同材质基体接缝、埋地管道孔洞和沟槽基体的找平层上 , 抹灰总厚度≥35毫米;挂网的材料是镀锌钢丝网 。 镀锌钢丝网规格为10×10×0.6毫米 , 不应有油污和锈斑;挂网前 , 接缝、孔、槽、洞等部位要填实、抹平;混凝土墙可用射钉固定 , 砌块墙可用钢钉、膨胀螺栓、粘胶保温钉等固定 。 固定钉间距≤400毫米;钢钉应钉在灰缝中;固定钢筋网应平整、连续、牢固 , 无变形和起拱;材料与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毫米;钢丝网必须置于抹灰层内 , 严禁外露 。
13.脚手眼不得设置在下列墙体或部位:
A.厚度小于或等于120毫米的墙壁和外墙;
b、过梁上与过梁成60度角的三角形的范围和过梁净距1/2的高度范围;
C.宽度小于1米的窗墙;
d、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毫米和转角处450毫米
e、横梁或垫梁下及左右500毫米以内 。
14.砌体施工完成后 , 应由专人验收 , 并在墙上标明操作人员和检查人员的姓名或工号 。 验收前 , 施工单位应进行两次自检 。 第一次 , 顶层砖以下墙体砌筑完成2小时内 , 发现垂直度平整度超过规范要求 , 应立即拆除 。 第二遍后 , 主要保证面砖和墙面平整度 。
15.砌体墙施工期间 , 项目部应通知CL30外加剂供应商每月对砌体墙灰缝进行实体抽芯和拉拔检测 。 检测内容包括:砂浆饱和率、粘结强度和砌体灰缝粘结破坏形式 。 每500㎡建筑面积为一个砌体检验批 , 每检验批从砌体中取6个芯样 , 其中50%的芯样立即现场锤击进行破坏性试验 , 其余50%的芯样用专用仪器拉拔进行粘结强度试验 。
四、砌体施工节点
1.导流墙
厨房、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墙体需要C20素混凝土导墙作为挡水墙 , 其他无防水要求的内隔墙需要实心砖或灰砂砖导墙 。
混凝土挡水坝高度不小于200毫米 , 宜与结构楼板同时浇筑 。 如果确实有困难 , 在浇筑作为二次结构的挡水坝之前 , 应对地面和墙壁进行清理和打毛 。
混凝土挡水坝模板应牢固固定 。
2、拉结钢筋
1)拉结筋应预埋在砌块墙体与承重墙或柱交接处的承重墙或柱的水平灰缝中 , 拉结筋沿墙体或柱每隔600毫米左右(与砌块模数相同)设置一根 , 每根为2根直径为6毫米的钢筋(带弯钩) 。
砌筑砌块时 , 将拉结筋的延伸部分埋入砌块墙体的水平灰缝中 , 拉结筋所在的水平灰缝厚度应比拉结筋直径大4毫米 。 拉杆应预埋设置 , 铺设前应检查拉杆的数量和位置 。 对拉筋不准或缺失的 , 施工单位可根据实际排砖位置钻孔(深度大于100毫米) , 并用专用钢丝刷和压缩空气清理干净 , 然后用植筋胶植筋 。 植筋的抗拉强度应≥2.0kN;
2)内外墙的拉结和转角处
在内墙转角处和内外墙纵横交接处 , 沿墙高每隔600毫米设置拉结筋 。 外墙阳角应设置构造柱 。
砌体转角处和丁字交接处应砌筑支撑砌块 。 用普通砌块砌筑时 , 砌体转角处的纵、横砌块应分皮砌筑 , 横墙砌块的分皮端面应外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