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挑战之三:人才匮乏如何解决
推动算力资源有序向西转移需要大量专业数据人才、IDC管理及运维人才共同完成 。 当前 , 西部地区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匮乏 , 如何加快人才引进、培育本地人才是一大难点 , 面临着如何定位本地优势提供发展机会、如何优化薪资待遇吸引人才满足人才需求、如何强化人才培养体系用好人才等相关挑战 。
核心挑战之四:减碳降耗如何达标
“东数西算”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创建、运维和改造 , 明确了能效目标 , 然而实际执行仍存在不确定性 。 在建设阶段 , 节能技术路径存在一定应用阻碍 , 液冷技术数据中心距离大规模商用仍有差距 , 机柜模块化则面临配置冗余保障运营可靠和降低能效水平之间的冲突 。 在运营阶段 , 政府监管部门如何准确、真实地监测数据中心能耗指标是一大难点 , 企业运营过程中实际执行水平如何也有待实践验证 。
核心挑战之五:数据治理如何提升
“东数西算”工程涉及海量数据的传输 , 如何打造一个安全可靠、充分流通的数据要素流通基础设施网络成为关键 , 数据识别、防护、脱敏、数据分级分类、数据安全等不同领域的技术保障尤为重要 。 目前数据治理产业整体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 东西部地区也存在数据治理能力差异 。 对于“东数西算”工程而言 , 消除这些障碍 , 有助于促进数据跨地域交互 , 从而推动数据资源转变为数字资产、减少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制约 。
【安永 | 东数西算:国家级工程统筹发展,数字经济再添动力】核心挑战之六:政策优惠如何激励
“东数西算”工程牵涉全国多地 , 各地方政府如何制定相关政策或优惠举措去吸引数据中心的迁移 , 怎样协调跨地域和省市的联动 , 平衡各方利益和激励数据中心在各区域的均衡发展将会是“东数西算”的成功关键 。
数据中心投资回报需提升 作为承载数据的基础物理单元 , 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 数据中心拥有计算、存储和网络数据传输三大核心功能 , 是“东数西算”工程最为重要的环节 。 以每年数据中心需求500万标准机架、每标准机架10万至15万元人民币投资计算 , 总投资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 , 预计至2025年 , 国内市场规模将从目前2000多亿元增长至近6000亿元人民币 , 大力投建数据中心的企业将率先收益 。 另一方面 , 我们也应清楚认识到 , 投建数据中心面临的诸多难点和风险 , 例如政策法规管理要求严格、投资成本高、建设及收益周期长、环境需求及影响大、市场竞争激烈、配电制冷需求大、实际使用率及营收预期、后续运营及运维持续投入等等 。
企业需通过对数据中心建设成本、运营成本、服务收入、间接收益等方面的深入分析 , 建立投入产出预估模型 , 对数据中心选址、投资、建设、运营等过程中的关键指标与投资回报指标关联起来 , 以评估数据中心的盈利能力、风险因素与投资价值 , 从而为企业布局数据中心产业提供支持 。
文章图片
安永IDC投资收益回报模型 – Level 1
总结:“东数西算”工程是推动国家数据经济发展的基石 从战略定位来看 , “东数西算”是一个国家级算力资源跨域调配战略工程 , 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工程相似 , 都旨在解决地域间资源差异 。 “东数西算”聚焦算力资源 , 旨在引导中西部利用能源优势建设算力基础设施 , 以解决我国东西部算力资源供需不均衡的现状 。 当前 , “东数西算”所聚焦的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的算力基础设施已列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范围 , 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