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热爱为名发现自然之美 那些野性瞬间背后的故事

文章作者:张戈
作为地球生灵中的一员 ,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被那些镜头下充满野性与美感的大自然所吸引 , 我们热爱着它也爱着生活在其中的动物们 。 为此 , 有人选择深入自然静静欣赏 , 而我选择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那些动人的野性瞬间 , 分享给更多和我一样热爱着这个星球上的生灵却又无暇走近自然的人们 。
以热爱为名发现自然之美 那些野性瞬间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黑脸琵鹭 EOS R5+EF 600mm f/4L IS III USM
F4 ,1/1000 ,iso800
我在从事工作以后买了第一台单反相机 , 那时候拍摄了很多题材 , 而记录动物是我最喜欢的主题 。 可以说从2018年接触生态摄影开始 , 我对参加观鸟活动的热情便一发不可收拾 , 由于平日工作繁忙 , 只有周末可以参加活动 , 所以一有时间我便会拿起相机去记录观察到的野生鸟类及各种动物 , 现在也已经有5年多的时间了 。
以热爱为名发现自然之美 那些野性瞬间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纯色山鹪莺 EOS R5+EF 600mm f/4L IS III USM
F5.6, 1/1000, iso1600
对我而言生态摄影是基于自然拍摄的基础上 , 好的生态照片这个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 但有一个前提是必不可少的 , 就是照片出自自然拍摄之下 。 我的拍摄以野生鸟类为主 , 这就需要观察和拍摄鸟的行为习惯 , 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 与其它生物 , 包括同类之间的 , 食物链上下级的关系 。 由此再发掘出它们自身的美、融入环境的美以及各种让人有所触动的行为 , 以照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 。
以热爱为名发现自然之美 那些野性瞬间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草原雕EOS R5+EF 600mm f/4L IS III USM
F4, 1/1600,iso1600
换而言之 , 从事生态摄影要以热爱为出发点 , 不惊扰拍摄主体 , 不改变其生活的环境 , 以观察为主 。 也不要以人为的手段对主体进行干涉 , 诸如诱拍、棚拍、禁锢幼鸟、对鸟巢进行修剪、对拍摄主体进行恐吓造成应激等行为造成不合理的动作必然会展示于照片之上 , 而好的作品也能展示出被摄体最真实的状态 , 比如鸟的飞行是飞向你而不是飞离 , 不会因为恐惧而身体僵硬 , 瞪大双眼 , 竖起羽毛等 。
能够通过照片讲述出故事是十分难得的 , 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积累 , 一般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 所以我们以此为前提拍剩下的如恶劣天气中的鸟类行为、惊险的捕食场景、鸟类间的精彩互动等有故事性的生态作品才是优秀的生态作品 。
以热爱为名发现自然之美 那些野性瞬间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栗喉蜂虎EOS R5+EF 600mm f/4L IS III USM
F4, 1/1600, iso1600
由于我常在野外拍摄 , 还要和鸟类保持距离 , 又以手持拍摄为主 , 所以更需要轻量化且专业可靠拍摄解决方案 。 到了微单时代 , 佳能可以说是最早轻量化定焦长焦的厂商 , 它的 EOS R5将鸟眼对焦与机身防抖融于一身 , 还能做到高像素的高速连拍 , 这种鱼与熊掌兼得的相机可以说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变革 , 无疑也是我的最佳选择 。
高像素带来裁剪自由
除了主动保持距离以外 , 那些野生动物尤其是保护级别高的动物 , 在很多情况下也会因为它们飞得高或是所处水系的阻隔 , 而与我们保持一个较远的距离 , 比如鹗这种鸟 , 它们喜欢栖息在湖泊、河流等开阔地带 , 捕食时盘旋于水面上空 , 定点后俯冲捕鱼 , 这样的习性自然不会离我们太近 , 所以需要通过高像素相机拍摄后期剪裁来拉近与它的距离 , 但以往的高像素相机在对焦和连拍性能上是很低的 , 以至于高像素相机在当时只能用作旗舰机之外的备机 , 以应对较远的拍摄主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