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昆明3月14日电 (采访人员赵汉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牵头的团队 , 近期从蝙蝠唾液腺中发现一个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多肽毒素 。 这种免疫抑制毒素通过抑制白三烯A4水解酶活性而发挥免疫抑制功能 , 在宿主局部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 , 同时促进病毒传播 。 《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了这一重要研究成果 。
赖仞课题组联合陆军军医大学邓国宏教授团队 , 最近从大足鼠耳蝠的唾液腺中发现一个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多肽毒素MTX , 它具有抑制白三烯A4水解酶、胰蛋白酶、纤溶酶和弹性蛋白酶功能 , 而有抑炎和促炎作用的双功能金属酶——白三烯A4水解酶 , 对机体免疫调节尤其重要 。 在活性检测实验中发现 , 该毒素仅抑制白三烯A4水解酶的促炎产物白三烯B4的生成 , 显示其独特的炎症抑制特征 。 这意味着该免疫抑制毒素是蝙蝠局部形成免疫耐受和免疫防御平衡的微环境、使得病毒得以长期驻留的重要因素之一 。
此外 , 研究证明施用了MTX的细胞以及小鼠更容易受到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 , 这种易感染的结果 , 与感染初期的炎症因子、抗病毒因子、趋化因子以及免疫细胞趋化数量的降低有关 , 由于感染加剧最终导致更严重的细胞和组织损伤 , 进一步显示出其免疫抑制机制的促病毒感染作用 , 为病毒的水平传播提供可能 。
这种蝙蝠天然宿主免疫抑制蛋白的首次发现 , 为未来研发安全高效的抗免疫风暴药物提供了良好的候选药物模板 。
【蝙蝠通过免疫抑制毒素促进病毒传播】【编辑:卞立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